中国新美术馆时代的启动之所以会在上海绝非偶然:上海的“后世博”战略使上海的美术馆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公立美术馆变身为中华艺术宫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这隔江相望的两颗“明珠”。
上海双年展夺人眼球
2012年10月国庆长假期间,由上海美术馆一分为二的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同时开馆迎客。虽然中华艺术宫推出了一系列馆藏展,在上海美术馆历史上史无前例,但公众的眼球仍然毫无悬念地被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所吸引。这个经过连续8届成功运作的双年展在国际上已颇有名气,此刻从原来狭窄的场地一下子搬入由巨型发电厂改造的新场馆,可谓长袖善舞、春风得意。
在以邱志杰为首的策展人团队看来,乔迁之喜意味着一次自我更新和提升的转型契机。从跑马厅到发电厂,上海双年展新馆曾经是民族工业的遗存,这里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城市的动力,如今成为上海世博会后的一个新标志,成为上海市民心中的一个“体温计”。为此他们不仅精心搜罗并展示那些多种媒材、多种主题、多元表达的当代艺术作品,还独具创意地推出了吸引海内外艺术资源的国家馆的创新展览体制,启动了把艺术带入公共空间的“中山公园计划”,以此带动和激活关于文化、政治、城市研究的新思考,进而推进当代艺术的实验品质,突破全球双年展体制化、奇观化、娱乐化、庸俗化的困境,完成上海双年展的自我更新和文化转型。
国际交流展双双亮相
2012年11月16日,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隔江相望的中华艺术宫推出了“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览汇聚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呈现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
几乎在同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则推出了《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呈现法国当代艺术重镇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珍藏。展览推出的100余件藏品从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跨越至今,包括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曼雷、阿曼等大师的作品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摄影、建筑模型和手稿。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激荡于欧洲、使巴黎成为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代表作带给中国观众,其中还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出了陈箴的代表作《圆桌》以及深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蔡国强、王度、黄永砯、张洹、严培明的作品。据策展人狄迪耶·奥丹爵介绍,展览的标题“电场”源自1919年安德烈·布勒东与菲利普·苏波合著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磁场》,同时也隐喻了由昔日的发电厂改建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场地。
【相关链接】
【编辑:弋倩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