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现场与全球化的未来——德国当代摄影家系列访谈之三 2013-03-13 15:13:27 来源:《中国摄影》2013年3月刊 作者:唐晶
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1961年生于沃尔夫斯堡,大学主修政治和社会学。其后毕业于德国埃森富特旺根艺术大学摄影专业并在伦敦进修版式编辑。彼得·比阿罗贝泽斯基对亚洲感兴趣最早是源于1986至1987年在亚洲第一次比较密集的旅行。

T : 安德列亚斯· 古斯基 ( A n d r e a s G u r s k y ) 和托马斯· 斯特鲁特( T h o m a s Struth)都把他们的作品放得巨大, 而您作品的最大尺寸仅为120cm x 160cm,您是怎么做这样的决定的?

B:首先,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摄影画册。其次是我的作品需要细节,所以我都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在《霓虹虎》这本画册之前很久的时候,我就决定了要在汉堡做展览。而总是使用一样的尺寸会很无聊,所以我就专心致志地找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不过那时都是手工放大,能做到的最大尺寸就是120cm x160cm。而且那时候手工放大中没有数码化的成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介于经济和艺术家态度之间的决定。决定画面的尺寸必须要能烘托画面的气氛并保证画面够大,能保持足够的细节,这就是所有的规则。我的所有作品,所有系列都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不同的画框。有些是打印的、有些是数码的、有些是传统工艺的。这些决定取决于我的作品,根据作品的想法尝试并作做出最后的决定。

T:那您怎么看待作品尺寸和作品主题之间的关系?

B:首先我认为这两者是一致的。其次,这其中当然有某些东西,比如说在我的所有作品中,我都没有使用过三明治装裱。恩,是的,我从来没用过三明治。我认为,它虽然看起来非常好,但是它的问题是使所有的作品看
起来都很好。尺寸的问题有点和这个相似,在一个系列作品中,总有一些照片是主角,要好于其它的。每个系列总是有6张最好的,其它的只是完成一个工作。画面的尺寸就是为了能让人们留下对这6张强烈的印象,强调它们的艺术性。再举个相关联的例子,虽然我在各大美术馆已经做了70多个展览,但我们知道,重要的是总有第一批观众,他们最先开始喜欢我的作品,最先来看我的作品,看我关于这些选题能想到什么,能用摄影传达什么,和看我怎么展示我的各种可能性。我觉得现在好像是这样,照片尺寸越大,就有越多的“追随者”。现在有些比我年轻10-15岁的人做很大的照片,我总是在想,博物馆怎么收藏它们?有多少收藏家愿意购买它们?我们需要吗?不,不需要。

T:您在中国也做过自己的个展,是在上海的M97画廊。这次展览是如何成行的?

B:上海M97画廊总监,来自美国波士顿的贺斯宇(Steven Harris)2006年给我写过邮件。那时候我说:“不,我不想做这个展览,我们不认识。而且中国也太远了,我有太多的展览计划,所以我要先看一看。”他说:“好吧,让我们看看彼此双方能做些什么。”两年后我们在巴黎摄影展(Paris Photo)上碰面并有了私人接触,我的朋友米歇尔?沃夫(Michael Wolf)也在他那里做过展览并向我推荐了他。他那时和歌德学院合作,邀请我在世博会做一个工作坊,由歌德学院支付机票,酒店和整个展览的费用,就这样我做成了这次个展。

T:那您对中国的艺术市场和艺术环境印象如何?

B:我10年前在拍摄“霓虹虎”项目时就认识了上海香格纳画廊(ShanghART)的创办人瑞士人劳伦斯·何浦林(Lorenz Helbling),他也是(据我所知)中国的第一位西方画廊老板。他有个很小的画廊,但是那时他就对中的当代艺术家有很好的认识。在他那里做展览的艺术家我觉得都很不错。还有后来我在上海红坊(Red Town)看到的展览也很不错,我非常非常喜欢那里。我看到艺术家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不同,他们的眼光,作品都大大地改变了。以前政治宣传画包括了中国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的绘画发展了,非常吸引人。中国艺术家有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我们不能用德国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中国艺术家,同样我们也不应该用中国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德国的艺术家,因为文化经验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T : 下面请您介绍一下您就职的不莱梅艺术学院( Hochschule für KünsteBremen),很遗憾我个人还从来没有拜访过那里。

B:我在不莱梅艺术学院受聘于设计系。以前在这个专业,摄影只是被看作创作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完全没有什么独立性。我和那些看到摄影独立性的人一起工作,在有所困扰的背景下尝试着使人们意识到,摄影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手工操作,而且个人的东西在摄影中也占据很大一个部分。在此范围内我想找出一些问题的答案:我究竟是谁?外部世界是怎样的?我提供哪些特别的摄影技术?我感兴趣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将摄影的观念向前推进。我和我的同事、学生一起在从实验性到纪实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努力,我的学生出了一本非常好的摄影合集,叫做《杀死汝爱》(Kill Your Darlings)。关于这个项目下周末(2012年8月31日)在科隆有个展览,到时我有个演讲,你现在问的这些问题其中也正好写到了。就像我说的,批评和评论式的自由辩论非常重要。这是关于将想法简洁明了地表现出来和用高质量的手法将主题进行转化,然后通过摄影唤起人们对某个地点和某个人物的感觉。我觉得这些都是摄影字典中的基本法则,我不能相信人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会忽视这些东西。比如面对一个地点,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感受是什么?背后的含义和潜台词是什么?不管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工地还是一个什么,这些东西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的看起来像一个雕塑,有的又像别的东西。那么我如何拍摄它?这种文化实践很大程度上和人的知识面、和人的感觉和思想有关。你必须非常敏感,快速反应,然后把这些都表现到画面中,使之同样能再次唤醒观众。这本画册是一本摄影合集,在一个小组的语境中,我们不是在每个人自说自话——这个我不感兴趣。所以每个人自由发言非常重要,每个人都要把照片展示出来进行陈述,这些都是开放的,没有秘密。作为教授我尽可能地做到透明,并将之作为评价这个小组中每一位作者的最终工具。

T:那么您主持的工作室是偏向纪实摄影方向的吗?

B:不是的,是多种方向的。他们什么都可以做,不过我没有什么工作室,只有讨论课。现在有点困难的是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工作坊。本科生的工作坊时间非常集中,可以在不可思议的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

T:很短的时间?两年吗?

B:不,本科生的讨论课时间只有5周。不过当然是很高质量的那种。当然,必须很快地做很多东西,必须数码化,因为差不多没有时间去做传统的东西。

T:那学生毕业后的整体职业前景如何?

B:很糟糕,哈哈。不过这并不令人悲伤,只是这个行业向来如此。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必须很辛苦地工作,必须非常有天分。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存,这肯定是被(每个人)优先考虑的。但是要统计所有的时间中有多少是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存,这是不可能的。我们都是靠市场生存,不管这个市场怎么定义。奖学金也是一种市场,有谁获得了奖学金,也就是被(市场)选中了,他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这和通过展示卖作品和被展览选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或许因为专门的机构和市场还不够大,每个毕业生都要依照画廊的兴趣做展览和书,以此为生。

T:毕业以后可以做些什么呢?艺术方向的或者商业方向的?

B:都可以。有些学生毕业后继续做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做商业的东西。有些只做商业的,当然也一样的有很多乐趣。还有一些从事了完全不同的职业,不过也是和艺术相关的。当然还有一些成家了,家庭中的一个挣钱,另一个什么也不做。各种各样都有。

注释:

[1] 艾瑞克·莎乐美摄影奖于1971年由德国摄影家协会设立,以纪念1944年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摄影师艾瑞克·莎乐美。该奖项的前12年仅授予印刷媒体、电视媒体和组织。自1983年开始可以授予个人。——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2]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也有深远的作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著作有《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结构人类学》、《图腾制度》、《神话学》和《遥远的目光》等。——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

[3] 薇姬·戈德堡,美国著名女摄影评论家、作家和策展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获纽约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硕士学位。曾供职于几家著名的出版物如《纽约时报》和《名利场》等,著有《摄影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白宫:总统之家的摄影与历史》等文以及摄影师玛格丽特伯克?怀特传记。她在比利时、英国、法国、中国、挪威、韩国、葡萄牙和美国都有过授课经历,现作为自由作家和讲师工作居住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4]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1968年生于德国北威州雷姆沙伊德(Remscheid),1990年至1992年就读于伯恩茅斯和普尔艺术学院,其后一直居住和工作在伦敦。他是第一位获特纳奖的摄影师,同时也是特纳奖授予的第一位非英国艺术家。他还获得过德国摄影协会文化奖。于尔根·泰勒,著名时尚摄影师和艺术家,1964年生于德国埃尔朗根(Erlangen),工作和居住于伦敦。 ——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5] 媒体现实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概念,多用于新闻理论和传媒学研究。媒体现实是(媒体)构建的记录的现实,它被制造,能够感知和能被研究。媒体现实的一大特点是在大众媒体上产生的一种性质能替代一个真实事件或新闻来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6]“12个房间”展由12个独立的方形小房间组成,每个房间进行不同的行为艺术表演,观众进入每一个房间的时候都不知道下一次要看到的是什么。这个展览2011年首次在曼彻斯特展出时叫做“11个房间”,2012年在埃森富特旺根博物馆展出叫做“12个房间”,2013年将在悉尼展出叫做“13个房间”。

[7] 克劳斯·贝森巴赫,1967年生于德国北威州的贝尔吉施-格拉德巴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馆长,首席策展人。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1968年生于瑞士苏黎世,现任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联合总监。自23岁策划第一个展览起,在全世界各地策划了无数有影响力的展览和访谈,被冠以“艺术界的永动机”、“影响力遍及地球的艺术教父”等称号。——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和网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