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
◎刘小东并不认可古典绘画中追求协调效果所营造出的完美画面,他更愿意相信眼睛所看到的那些片面、零散,甚至不那么雅观的现实,那才是他绘画的根基。
◎刘小东说,画画让他能够不露声色地传达自己的意见,是自己找到的最能把握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喜欢画身边的东西,那些自然、简单、朴素、亲切的人物,是他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大型写生创作,是刘小东近些年的重要创作转型,是他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品系列,具有很强的当代感、现场感。他的反映三峡库区移民的系列创作受到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就是例证。
沉默寡言,是很多人眼中对刘小东的第一印象。或许只有深入交往,才会发觉他个性率直、敏感,如同他的绘画一般,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无疑,刘小东是成功的,但成功并没让他变得安逸自满,一系列的大型写生创作之后,他仍保持着艺术家的思考和焦虑。对于他来说,绘画是将一切凝固的最好方式,也是能够让生命不断地生长的沃土。
回到现实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刘小东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开始在美术创作中关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这批身居北京、大多毕业于美院的画家被评论家贴上了“新生代”的标签。他们将80年代以来注重意识形态表现和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模仿的艺术风气,拉回到了中国的现实之中。刘小东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绘画表现力,成为那一代人当中的佼佼者。
刘小东的画中人物大多为普通人、小人物,他们常常表现出无聊和无奈的精神状态。个体意志的单薄,让他们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新生代”的标签,似乎只是一种时代的需要,对于刘小东来说,绘画只是一种观察和表现现实的最好方式。
1980年,刘小东进入中央美院附中开始接受艺术训练。当时的美院附中艺术思想活跃,很多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接触西方现当代艺术,这给刘小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当代前卫艺术注重观念、脱离架上绘画的思想并不符合刘小东的本性,他更愿意用绘画来表现真实生活的人。
对于刘小东来说,坚持选择架上绘画作为表达方式,源于他“对好的绘画的怀恋,对绘画诗意的怀恋。”在他看来,当代艺术虽然并不再以好坏来谈论艺术,但是,绘画永远有好坏之分。“那不是我理想中的艺术状态,我更相信视觉的感受,更愿意用绘画来表达这种感受。”他说。
刘小东醉心于文艺复兴之前无名画家的作品,也迷恋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委拉斯贵兹、马奈、维米尔等一代代西方大师。“这些都是无法超越的大师,永远给你营养和可能性。”
然而,刘小东并不认可古典绘画中追求协调效果所营造出的完美画面,他更愿意相信眼睛所看到的那些片面、零散,甚至不那么雅观的现实,才是他绘画的根基。
刘小东的作品构图并不遵守传统绘画中的规律。他往往以自己的视角和表达的意愿安排人物和场景的位置、比例。有时候,虽然画面中的一些场景让人感到荒诞,但人物的表情又让人感到再熟悉不过——那些表现的正是普通人的内心世界。
电影之缘
在刘小东早年的一些绘画中,常常可以看到青年人的迷茫与失落。他曾坦言,这种状态曾是他青年时代写照。
1992年,他与后来的画家妻子喻红,出演了电影《冬春的日子》。这是他首次“触电”,自此他与电影结下了持续多年的不解之缘。《冬春的日子》的导演是他在美院附中时的伙伴王小帅,这部低成本影片,描绘了一对在平庸、苦闷中挣扎的年轻人,与刘小东当时的生活极为相似。他们的状态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生活状态。
此后,作为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朋友,刘小东参与了多部电影的创作。他的多幅画作要么取材于电影,要么就成为电影的素材。1992年时,除了那部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之外,他还为导演张元的电影《北京杂种》担任了美术指导;1995年他的画作《儿子》取材于张元的同名电影;2000年他的另一画作《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自王小帅的电影《十七岁的单车》;2004年他与王小帅
一起在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中客串两个新富人物;2005年他邀请贾樟柯去三峡拍一部关于他的现场写生作品的纪录片,并触发贾樟柯构思拍摄新的剧情电影《三峡好人》……他还曾画过一幅《挚友张元》(《张元向宁岱求婚》),并且参与了多部纪录片的拍摄。
电影带给了刘小东不一样的感受。在电影中他看到了每一个鲜活的个体生命被放大。《自古英雄出少年》是电影《十七岁的单车》中的某个场景。画面中,男孩与女孩被一个坚硬的墙角分隔开,让人物的个性和内心冲突显得尤为鲜明。
以画画来传达生活的刘小东,就这样穿梭于凝固的画面与闪烁的光影之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