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孔宁
历史的车轮已经到了21世纪的第13年,世界的格局和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已不同于以往,“三角洲”或“一线城市”等这种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当属世界上生态最为脆弱的地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的生活、生态问题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课题,也成为当代艺术家思考的问题。
孔宁作为跨界艺术家一直关注艺术社会学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她带有对人性和社会的关爱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作品:1989年的电影《最后的冬日》、1990年的记录作品《律师事务所》、2001-2004年的建筑作品《玫瑰城堡》、2007年创作了剧本《惊梦1984》、还有《洁白的瞬间》、《与生命对话》、《墓地上的复活》、《黑色枝干》、《黑色列车》、《红色通缉令》、《沐》、《堆》等作品。其中,行为艺术作品《刹车》是贯穿其艺术创作原动力的代表作,是以其见证瞬间“死亡”为主题的极具震撼作品,并通过后期短片的形式将那段生活以艺术的形式还原了出来,其文字与图像也是“生命、生活、生态”的高度统一。孔宁这次展出的作品有《绿人系列》、《雾霾与沙尘》、《水滴》等系列作品,目的是通过这些作品呼吁环境的改善和高度关注生态问题。
《绿人系列》作品主要是通过“绿人”意象式的图像来传达对沙漠地带植被的重视,传达出向往绿色生活和健康生活的愿望。装置作品《水滴》从另一角度来唤醒对淡水的节约以及对荒漠地带水资源的改善。《雾霾与沙尘》系列作品展现的是艺术家孔宁自去年底至今年初经历北京雾霾与沙尘天气的种种感受,其通过艺术图像的形式将这种感受再现出来,目的是呼吁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改善环境和关注人的本身。这些作品主要诉诸“地球是我最大的艺术空间”的高度理念,她把这种理念贯通在这些作品之中,通过暗喻式的“绿人”来沟通生命与大漠的联系,“小水珠与沙漠共存”、“绿色与沙漠共在”是这次展览的主题观念。在她的视觉里,人类生存的地球中每一个空间都会成为艺术创作的阵地,社会空间中火车站、街道、沙丘等公共自然空间都会成为其艺术展览的“开放性美术馆”,这批作品是其《墓地上的复活》后又一次内心思想的体现与释放,与其前期的艺术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孔宁并不是学院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她没有学院模式的桎梏和艺术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而是从生活的体验中逐渐转型成熟起来的当代艺术家。中国人的文化语境常常淡化宗教的信仰,非常具有生活化和大众的现实态度,当代艺术的模式一旦从西方转向中国,生活便成为最现实主义的艺术载体。孔宁是源自生活的积累和感情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将自己的生活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她的吃、穿、住、行以及社会交往都是艺术化的方式进行,其传奇式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作品:从检察院辞职做律师,从 34个刑场生命记忆到母亲去世的痛苦欲绝,从律师到转型到艺术创作作为生命寄托等生活的选择,这些都是其鲜活的人生艺术,正如方振宁采访时其所述:“当没有东西所表达,我就要崩溃”,《沙漠上的绿人》是孔宁此时此地艺术现代性的真实思考,这是一个真的生活化艺术再现,她本身就是一个艺术象征和作品、一个神的礼物和对人性灵魂深处的关爱。
刘军平于中央美院
2013年3月26日
【相关阅读】
【编辑:郭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