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加强文物保护意识
将国家文物局此次公布的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等同为艺术家水平或市场价值的判定标准的确不妥,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限制一些著名艺术家作品出境,主要是根据艺术和学术价值、国内存量和已经出境的情况等做出分类,目的是避免、防止一些重要艺术作品在国内出现空白。如上一批限制出境名单中,何香凝、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等人作品均属一律不准出境一栏,但张大千、齐白石、吴作人等只是原则上不准出境,其中主要依据不是艺术或学术水平孰高孰低,而是根据该艺术家作品国内存量划分的。
记者通过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检索发现,国家文物局曾于1989年、1990年两次颁发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2001年在以前的基础上做出了修订补充,此次公布的是第二批补充名单。而相关文件显示,对于1795年至1949年间的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也有类似的限制出境鉴定标准,邓石如、王文治等20人作品一律不准出境,纪昀、刘墉、李叔同等32人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左宗棠、李鸿章、包世臣、金城等193人精品和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
2012年,毕加索早期重要画作《孩子与鸽子》被英国政府暂时限制出口,曾引起业内关注,英格兰艺术管理委员会出口艺术品审查委员会建议推迟作品的出口时间,缘由是“此作与英国历史、生活紧密相连”。英国官方希望在出口禁令期间能够筹集资金由英国国内购回此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艺术品收藏热,已故艺术名家作品受到追捧,其中一些作品常常是在价值被低估的时候被国外购买,过些年后中国人再用高价购回国内。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国家文物局在20多年前即针对现当代已故艺术名家的作品进行关注并采取保护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名单的出台,也有利于现当代艺术作品价值在公众中的普及,提升全民对新时期文物的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对这些现当代的已故艺术家的作品还没有引起重视。如果他们的重要作品都被国外买去了,那么一方面在收藏家手里公众也没法看到,另一方面百年以后我们又得往回买才能填补艺术史的断档。所以让最好的东西留在国内,是我们这个阶段必须实施的计划。”一些业内人士还建议,对于已故著名书画家的精品力作,国有文博机构应该进行更系统的收藏和保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新闻链接】
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的鉴定标准(第一批)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0人)
王式廓、何香凝、李可染、林风眠、徐悲鸿、高崙(剑父)、黄质(宾虹)、傅抱石、潘天寿、董希文
二、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23人)
于右任、于照(非闇)、丰子恺、石鲁、齐璜(白石)、刘奎龄、刘海粟、张爰(大千)、沈尹默、吴作人、吴湖帆、陈云彰(少梅)、陆俨少、林散之、赵朴初、高嵡(奇峰)、钱松嵒、郭沫若、黄胄、蒋兆和、谢稚柳、溥儒(心畲)、颜文樑
三、精品不准出境者(107人)
丁衍庸、马叙伦、马一浮、马晋、王贤(个簃)、王心竟、王伟、王雪涛、王叔晖、王福庵、王襄、王蘧常、方人定、方济众、邓散木、邓尔疋、叶浅予、叶恭绰、戈荃(湘岚)、白蕉、冯迥(超然)、冯建吴、田世光、古元、朱屺瞻、朱家济、朱复戡、吕凤子、刘子久、刘继卣、刘凌沧、江寒汀、关良、吴家琭(玉如)、吴茀之、吴显曾(光宇)、吴华源、吴桐(琴木)、吴徵(待秋)、吴熙曾(镜汀)、陈之佛、陈子奋、陈子庄(石壶)、陈年(半丁)、陈秋草、张大壮、张书旂、张克和(石园)、张宗祥、张其翼、张振铎、张肇铭、李英(苦禅)、李铁夫、李耕、李琼玖、陆翀(抑非)、陆维钊、来楚生、沙孟海、宋文治、何瀛(海霞)、余任天、应野平、邵章、苏葆桢、郑昶(午昌)、郑诵先、周仁(怀民)、周思聪、周肇祥、周元亮、赵少昂、赵起(云壑)、赵望云、罗惇(复堪)、胡小石、胡佩衡、贺天健、容庚、徐宗浩、徐操、秦裕(仲文)、陶一清、钱君匋、唐云、高二适、顾廷龙、诸乐三、郭味蕖、曹克家、常书鸿、黄幻吾、黄君璧、黄秋园、黄般若、黄新波、商承祚、章士钊、董揆(寿平)、谢之光、谢无量、傅增湘、黎冰鸿、溥伒、溥佺、蔡鹤汀
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
一、作品一律不准出境者(1人)
吴冠中
二、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者(2人)
关山月、陈逸飞
三、代表作不准出境者(21人)
于希宁、王朝闻、白雪石、亚明、刘旦宅、刘炳森、许麟庐、启功、张仃、宗其香、郑乃珖、彦涵、娄师白、黄苗子、萧淑芳、崔子范、程十发、蔡若虹、黎雄才、潘絜兹、魏紫熙。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