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首届“国际公共艺术奖”六大获奖案例分析(附图) 2013-04-13 21:20:27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周瑾
2013年4月12日晚6点,以“地方重塑”为主题,最终6大案例脱颖而出荣获“国际公共艺术大奖”,他们分别是《尼日尔建筑》、《纽约空中步道公园》、《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21海滩单元》、《厨师、农民、他的妻子和他们的邻居》、其中《提乌纳的堡垒文化公园》获得一等奖。

作品图

作品图

《21海滩单元》

艺术家:格雷戈尔·施耐德(德国)

时间:2007年

地点:澳大利亚悉尼邦迪海滩

形式和材料:装置

委托人:澳大利亚卡尔多艺术项目

推荐人:凯利·卡迈克尔

2007年,作品创作于在澳大利亚悉尼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邦迪海滩,由21个大小一致的网状笼子构成。每个四米见方的网状笼子与周边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形成了令人不寒而栗的对应物。休闲的美丽海滩的一部分被转换成军事区域般的景象,破坏了海滩原本是娱乐休闲、向所有人开放的日常空间的概念。作者擅长驾驭不同形态的空间表现力,他认识到建筑空间能够影响人的深层意识并产生异化感,作品以政治见解透彻著称。

这个装置利用人们对海滩的日常感知,在建筑空间中经历一次心理上的逆向体验。这些网状笼子里除了蓝色气垫、海滩遮阳伞之外,还有令人不安的黑色塑料垃圾袋。虽然这里的阳光依旧明媚,参与者透过网格和垫子也能够听到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但在貌似舒适的听觉里,却感到被这个网状结构束缚住,由此产生某种被囚禁的心理暗示。作品正是将快乐与不安融合在一起,通过颠覆现实来揭示在平凡时的不安感。

艺术家格雷戈尔·施耐德被称为是“空间的心理学家”。这个装置通过营造人为构筑空间与个人心理空间的冲突,不仅使置身其中的参观者游移于自由和被监控、隐私和曝光、内部和外部的错觉之间,而且从更深层次看,作品还意在影射当时澳大利亚的政治气氛,例如难民被拘留在国外的中转站、附近的克罗纳拉海滩上爆发的种族骚乱以及政府在移民问题上的僵化立场等,体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的寓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