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缉光旗下的纽约贞观国际拍卖公司官网展示的唐代吴道子的《寒山》图。
唐代吴道子《寒山》、宋代米芾《深山夜雨》都有真迹存世?宋代就有紫檀家具?尧帝赐给大禹表彰治水之功的玄圭不只是传说?这些疑问的肯定答案,将会改写中国艺术史甚至文化史。而林缉光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预定于4月28日开放的新会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号称将有价值超20亿元的600余件国宝文物,但随着“国宝回归”的临近,各界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强,有专家直指“国宝回归”其实是一场赝品回归的闹剧。林缉光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则称,没责任去教导那些只知质疑的人。
纽约“小故宫”迁往新会
林缉光祖籍新会古井,1939年生于澳门,大陆解放前后辗转广州、香港就学,1964年定居美国纽约。林缉光在纽约广告界打拼多年后辞职创业,曾经开过餐馆,办过报纸,2002年在香港创办了贞观国际拍卖公司,公司2005年迁至纽约曼哈顿中城。2005年底林缉光在纽约开办“世阳堂”画廊,这里也成为他各种私人藏品的收藏点,后被誉为“海外小故宫”。
2006年10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节目组前往纽约制作了“海外寻宝之海外华人收藏家林缉光”专辑,此人从此进入国内公众视野。节目中,林缉光表示希望将收藏的国宝回归中国,并收藏在江门市新会博物馆,这也是他第一次公开提及国宝回归设想。央视在报道中称,林缉光师承收藏家丁衍庸,8岁收购黄庭坚的亲笔书卷《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此开始半世纪的收藏之路,他曾卖掉长岛豪宅,拍下明代工艺大师供春、陈明远的紫砂壶;卖掉中餐馆,收购清代郎世宁绘制的瓷器;1989年远赴法国拍得明朝永乐年青花团龙棱瓣大罐;1991年从苏联的犹太古董商购得清代珐琅彩瓷瓶;1999年从宋美龄藏品拍卖会上拍得定窑紫金琮瓶、明代沈周画作,获得“鳄鱼”雅号。
2008年香港贞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闹出了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铸首之一的铜狗首拍卖风波,林缉光开始不断遭遇质疑。2000年,索斯比拍卖行和佳士得拍卖行曾在港拍卖了虎首、牛首和猴首,并由中国保利集团拍下,同年猪首也回归中国。2008年林缉光旗下的香港贞观宣布将在10月26日拍卖铜狗首文物,保利集团随后组织一批文物、考古和冶金专家考察,宣布香港贞观铜狗首与保利已购圆明园铜像有本质的区别,就像“黑人和白人的区别”,香港贞观其后宣布取消该次拍卖。
此后几年,针对林缉光和贞观拍卖公司的历次拍卖,多有业界专家予以批评,称其拍品真伪难辨,部分拍品明显为赝品。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去年底建成后,林缉光宣布将把在纽约的600多件国宝文物捐往该馆。随后,林缉光在纽约举办了“世阳堂世纪国宝告别展”,展示了林缉光收藏的600余件藏品。
据媒体报道,600多件国宝文物包括了青铜器、书画、瓷器等,商周青铜器包括禾大人面方鼎等,书画类则最为丰富,不仅有吴道子《寒山》、文天祥《过零丁洋》等珍品,也囊括了宋徽宗、苏轼、米芾、马远、赵孟頫\、王蒙、征明、唐寅、八大山人以及明清“四王”、“扬州八怪”等人作品,瓷器则有柴窑、秘色瓷、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吉州窑等各大名窑,元明清各朝精品应有尽有。
微博掀起新一轮质疑潮
2013年2月27日晚,瞭望周刊新浪官微“@瞭望”发布一条“美籍华裔林缉光将600余件中国‘国宝’捐归故里”微博,称新会区委宣传部当日披露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将迎来林缉光600多件中国国宝级文物,4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微博配发林缉光在收藏室自拍像,图中林缉光坐在他收藏的宋朝紫檀宝椅上,手中拿着被称为“中华魂”的帝尧玄圭,“也是中国最早有关天文、历法记载的文物。”
该条微博引起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宫廷部家具鉴定专家周京南注意,他在新浪微博“@周京南”中谈到,“宋代有檀香做家具的文献记录,但本人没有发现宋代出现紫檀宝座的文献记载。据考证,元代有用紫檀做御榻的记载,而且宫中有用紫檀建的紫檀殿。但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宋元时期的紫檀家具。一般说来,紫檀宝座是皇家重器,如果有肯定会写进史料。考古考据是一门很严肃的学问,不能自我编造出一些史料。”
而更多网友则直指林缉光所捐国宝是赝品假货,甚至怀疑林缉光艺术博物馆实为圈地赚钱项目。有网友称,人面纹大禾鼎仅传世一件现藏湖南博物馆,林缉光居然也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传世只有宋人刻石残片和清人重绘版画,林缉光却号称有阎立本真迹,“太骇人听闻。”
据周京南解释,紫檀原产地为印度,我国在元朝海外贸易兴盛,紫檀才由此大批进口,而紫檀家具则公认是在元明时期才出现的。据其研究史籍,元世祖忽必烈曾派大臣亦黑迷失出使到南洋各国,购买了很多紫檀木运回皇宫,当时曾使用紫檀制作了弓箭、地板等物。唐朝虽然也有海外贸易,但如今关于紫檀的记载只有一条,史载武则天曾养一只小鹦鹉为宠物,非常喜欢,小鹦鹉死后,武则天特地用紫檀为小鹦鹉做了个棺材埋在了后花园。“那时紫檀一般都是小器物使用,作为家具来讲,是在元代出现的。”
“作为行内人看到这个消息很不痛快,就登出来的资料和照片,光一听名称就知道不靠谱,是非常低劣手段上演的闹剧。这么低级的手段在这么高的阶层形成回应和反响,不仅是骗的问题,也是文化认知缺失所造成的,背后还有各种为各自目的企图利益而互相达成的收受,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文物捐赠。”艺术品经纪人、北京正观堂总裁梁晓新也转发评论了该微博,其接受采访时直言这是一场闹剧。
米芾《深山夜雨》再引风波
今年3月,纽约贞观宣布将在17日以2亿元起拍价拍卖米芾国宝级画作《深山夜雨》,引起新一轮网络批驳。收藏家“@饮中九仙”表示,贞观拍卖一向雷人,这幅“米芾”作品又是新证,因米芾作品公认并无传世真迹,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宋人摹本,如果是珍品,估价10亿元也不止。
林缉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称,米芾虽然存世错频不多,但并非没有,而是太珍贵了没有收藏家愿意拿出来。《深山夜雨》是其20多年前从一外国人手中购买并收藏,虽然起拍价是3000万美元(约2亿元人民币),但价格可商议,只希望能有中国收藏家和博物馆收藏,让“国宝回家”,“我不是为了赚钱才收藏,我是赚了钱才来收藏,我的拍品希望被真正喜欢收藏的人或博物馆拥有。”但其后3月17日拍卖会上,纽约贞观并无《深山夜雨》成交消息公布。
纽约贞观在其官网介绍称,该公司是纽约三大拍卖公司之一和唯一华资拍卖公司,尤以中国历代书画拍卖独领风骚,“其它外国拍卖公司望尘莫及”。而其成功之道,是全部拍品经过专家严格鉴定,拍品在纽约所有拍卖行中是最为可靠的。
纽约贞观官网并无每笔成交详情可查,从媒体报道看,该公司拍品最高成交者是赵孟頫\的《三马图》和楷书作品《圆通殿志》,在2012年12月9日纽约贞观“中华瑰宝圣诞新年拍卖会”上,两件作品被中国大陆一位神秘买家以1.26亿元拍下,创下中国书画作品在欧美的成交纪录。
业界说法
捐赠文物应有权威部门鉴定
伴随着网上对林缉光单件藏品的质疑,此次捐赠新会的600多件国宝文物,也让业界专家充满疑虑,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真货?梁晓新表示,新会当地政府使用公共财政为林缉光个人兴建博物馆,就应该对公众有一个交待,究竟这些藏品的文物价值和级别如何。这需要专业鉴定机构来做,而不是林缉光个人说了算。
梁晓新此前也看过央视《国宝档案》林缉光专辑报道,当时就认为是外行人在忽悠外行人,而贞观国际在业界也风评不佳,常拍卖工艺品级别假货。他认为新会区以一个博物馆的代价,换来一批假货赝品,将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至于其中是否有不妥当的利益输送,他也因此十分怀疑。时至今日,新会区政府并未公布林缉光艺术博物馆藏品目录,梁晓新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及时公布,并找专家进行论证,是否应该接收这样的捐赠。
“我不否认可能是完全出于爱国心,也不反对当地收藏这样的文物。”一名不愿具名的国家级文物专家表示,如果林缉光捐赠品是真品,对当地多了一个正面教材,如果是赝品,则是反面教材,总之都能促进公众关注文物事业、文化事业,经过鉴定后是赝品,也能给各地政府都提一个醒,不要再犯类似错误,“成为警示后人的鲜活事例不挺好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