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利·希客:威尼斯给了中国接近西方主流的机会 2013-04-27 11:55:50 来源: hiart.cn 作者:卢可非
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泽曼(Harald Szeemann 1933-2005)挑选了二十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主题馆的展览,一直在西方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郑胜天这样形容1999年的这一盛举,“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竞赛场中踢出了漂亮的临门一脚”。

乌利·希客

乌利·希客

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泽曼(Harald Szeemann 1933-2005)挑选了二十位中国艺术家参加主题馆的展览,一直在西方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郑胜天这样形容1999年的这一盛举,“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竞赛场中踢出了漂亮的临门一脚”。作为希曼的同胞收藏家希客毫不避违当年自己的支持,而对于具体的参与,他表示其中既有主观的意愿也有被动的选择。

 乌利·希客=希

选择我的收藏并非希曼的本意

记者:当1999年希曼选择20位中国艺术家时,你的参与是不是起了一些作用?

希:泽曼1998年加入了我发起的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我也带着他参观了许多中国艺术家的工作室,这两个原因促使他决定在威尼斯双年展和首次使用的军械库展区更深入的介绍中国当代艺术,让更多的西方人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到中国当代艺术,感受到来自东方的新鲜。这是泽曼组织的第一届双年展,那一届的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特对双年展做了一系列调整,比如用非意大利人来管理双年展,扩大展览场地等,最重要的是巴拉特希望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一些鲜为人知的亚洲艺术,尤其是中国和韩国的艺术。我想这也是泽曼选择如此多中国艺术家的一个原因。

记者:这其中一部分作品来自你的收藏,你的建议是不是对希曼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确实,后来展出的作品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我的收藏。我的确推荐给他这些艺术家,但是我并没有干涉他的判断。泽曼非常认可我的推荐,最后的选择完全建立在他的理解之上。之所以从我的收藏中选择了不少作品,是因为时间的压力,他的任命收到的太晚[前策展人里卡多·卡李曼(Riccardo Calimani)与双年展主席巴拉特意见不合,以至中途离职。双年展只得在1998年7月份时聘请了卡塞尔文献展的负责人泽曼为视觉艺术策展人],所以没有时间来让艺术家进行预制作品(commissioning works)的创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并非刻意选择了这一批作品。

威尼斯的效果超乎预想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威尼斯双年展?是不是因为它的模式有方便之处?

希:我并没有参与到双年展的组织工作中,但邀请西方最著名的艺术策展人和批评家来了解他们闻所未闻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我的主意。显而易见的是威尼斯双年展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展览。

记者:现在来看,这届双年展的效果是否超过了你的预期?

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西方艺术界完全被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鲜感、力量感和重要性所震撼,这是当时最重要的策展人给予中国当代艺术的认可。之前在西方也有一些和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展览。例如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但当时的空间实在是太偏僻而容易令人忽视。事实上,总有一部分人对中国艺术保持着兴趣,但当1999年泽曼把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放到意大利国家馆的时候,这强迫西方主流专家和收藏家去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艺术,这在之前从未发生过。

【相关阅读】

瑞士收藏家:博物馆应建立与藏家沟通的有效机制

乌利•希客——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捐赠争议

乌利·希克:“我本想捐给中国大陆”

【编辑:李洪雷】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