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中国给予我创作灵感 2013-05-06 09:42: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续鸿明
西蒙来中国旅行过9次,去年8月来中国后就没再离开。他和中国妻子黄丽说服了女儿,举家迁到北京,在朝阳区芳园里一带租房居住。用西蒙的话说:“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就一定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圈子、区域,看看其他人是怎么生活的。”

西蒙

北京的冬天(油画 局部) 1.5×2.35米 2013年 西蒙

人物名片

西蒙,1961年生于法国布列塔尼,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电影学院。他是画家、作家,也是旅行家,创建了法国游记画家协会。现定居北京。

西蒙来中国旅行过9次,去年8月来中国后就没再离开。他和中国妻子黄丽说服了女儿,举家迁到北京,在朝阳区芳园里一带租房居住。用西蒙的话说:“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就一定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圈子、区域,看看其他人是怎么生活的。”

半个月前采访西蒙时,因为房东要卖房子,须在一周内搬出,黄丽正忙着另找地方。他希望新找的画室离798近些,对于北京他人生地不熟,798是他喜欢去的地方。在北京半年多的时间里,西蒙很高产,画了不少画。他很兴奋地把新作一一摆开让我看,搬画框时嘴里吹着口哨。他通晓几门欧洲语言,中文一般,还需要妻子客串翻译。黄丽笑着说,他拿喜欢的事当职业,很幸福的。

因为经常去世界各地旅行,西蒙具有超强的适应力,颇能入乡随俗。黄丽偶尔外出,西蒙就去楼下吃云南米线、沙县小吃,附近的小饭馆吃遍了。不画画的时候,西蒙还喜欢去公园写生。他说:“中国人真多!我最想表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

旅行、写作、绘画,一个都不能少

西蒙有一个崇尚知识、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祖父、父母亲都喜欢读书,爱好艺术,西蒙自幼耳濡目染,爱上读书和画画。他的父亲是位牙医,年轻时也喜欢画画,对艺术的爱和灵感传给了儿子。“我小时候家里有个习惯,每个礼拜天吃完午饭后,爸爸就把饭桌变成画板,让我和妹妹在那儿画画,常常是围绕桌子上的一个脏的点,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爸爸教会我对生活的观察和吸收的能力,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手把感受表达出来。这奠基了我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底子。”西蒙说。

父亲培养了西蒙另一个爱好是旅行。“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到处旅行,去郊区、森林、农场,我们带着画板一边玩一边画。”西蒙13岁时,父母带着他和妹妹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看一路画。现在回想起来,这次旅行给他的艺术生涯打开了一个天窗,让他的视野和想象力更加开阔。

而读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心灵的旅行。他11岁到13岁是在凡尔纳所有的小说中“旅行”过来的,《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让他十分痴迷。每周三下午不上学,他就泡在图书馆里,在毕加索、马蒂斯、梵高等大师画册里畅游。西蒙兴趣广博,涉猎领域很宽。西蒙的舅舅曾送给他一台摄影机,他和同学拍了一些电影,电影也给予他丰富的阅历和体验。

阅读、绘画、旅行、写作伴随着西蒙成长。他心中崇拜的英雄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足球明星,而是他在美术书中读到的艺术大师们。后来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读书,他遇到了几位良师,掌握了学院的绘画技法。“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是不要规矩,而在美术学校里老师教给他很多规矩,在他已经有一定自由度的时候,再循着规矩走,对他绘画上突破性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黄丽说。

西蒙去过撒哈拉大沙漠12次,去过印度3次,在葡萄牙待过3年。他喜欢接触社会和人群,不愿成为一个困在象牙塔里的画家。

西蒙出版过小说《耐不住的狂热》,游记《印度体内》、《蓝色的召唤》、《中国游记》等多部作品。他说:“有三样东西在我生命中是不可缺少的:旅行、写作、绘画。它们对于我来说,是互相促进,互相给予灵感的。我是旅行家,是作家,也是画家,这三个帽子在我脑袋上不可以摘掉的。”

【推荐阅读】

西蒙·丹尼(Simon Denny)个展近日开幕

西蒙·斯塔林打造“时光机器” 委任新作亮相Tate Britain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