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艺术北京现场
内地的艺博会,从专业化的角度讲,成长的时间也不过十年左右,远不能和国际上历史悠久的大型博览会相比,但一路跌宕走来,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思考。内地现在艺术市场还不成熟,给内地艺博会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内地艺博会有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就是巨大的市场潜力,艺术北京艺术总监董梦阳曾说:“中国有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改变了他们,就改变了世界,如果这里面有千分之一的人进来消费艺术品的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市场的成熟,潜力的挖掘,这并不只是艺博会举办方就可以做的事,这需要整个环境良好的艺术氛围。艺博会、画廊、媒体、藏家、艺术家和政府等都是构建艺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使内地艺博会以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实现最大的进步,如何使参与者实现共赢,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艺博会:选择并推广“高品质”本土画廊
“国际化”是内地博览会致力的目标,也是一个可以戴在头上的耀眼光环,但从近年内地博览会的“国际化”看,效果并不理想,不栽梧桐树,也引不来金凤凰。CIGE和艺术北京都改变了策略,向本土画廊倾斜,艺术北京“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理念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也许在内地市场成熟之前,艺博会更重要的是担任一个培养者的角色,在画廊的选择上更有学术标准,协助高品质的本土画廊做品牌推广工作,使艺博会能成为真正艺术的展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藏家对画廊的高品质艺术品有更深的认知。
首先,艺博会要选择那些一直用心在做艺术推广的画廊,并带来“高品质”的作品。亚洲艺术中心(北京)总经理李宜霖先生在2013艺术北京现场接受99艺术网采访,谈到一个专业的艺博会需要具备的要素时说:“艺博会在画廊筛选上,可能还没有办法控制画廊要展什么作品,但是在画廊选择上可以尽可能选择有商誉,持续在做展览、做推广的画廊,至少这些有商誉、有品牌的画廊不会带可能牵扯到真伪问题的作品。”TEFAF执行委员会主席本•简森(Ben Janssens)曾说:“TEFAF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鉴定和审核机制,每一件艺术品都由一个专业、独立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审核,从而确保展品的真实度和高品质,这也是确保TEFAF在艺术领域地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通常当你去参观一个博览会,你并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买,也不知道它们的品质如何。而通过TEFAF的审核制度,你大可以放心地在博览会上搜罗自己心仪的艺术品。”要想让藏家对艺博会产生信任,就需要在画廊选择上做足功夫,不能为了赚展位费就放低画廊要求。
其次,要协助画廊做品牌推广工作。参与博览会,大部分参展机构表示,除了销售,宣传是其参会的主要目的。
2012年与艺术北京共同推出当代水墨专题展的北京紫琅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许倩曾表示:“希望通过艺术展,通过和展会合作的学术展,树立画廊品牌。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并不亚于油画、装置等材质,希望向观众展示当代水墨创作的状态,能够面对更多、更广泛的观众。”
在2013艺术北京现场,李宜霖先生告诉99艺术网记者:“这次我们带来的作品,三分之二呈现的是和东方精神概念相关的一些艺术家,从立体作品到架上绘画的一个呈现,再到旁边比较当代风格,偏年轻一点的艺术家,其实就是希望把我们代理的核心艺术家的创作更完整地展示给大家。我们画廊从08年开始到现在,就是以新东方精神这样一个方向为主,从08年、10年两次新东方精神的大型群展,再到之后相关的艺术家个展和延伸群展,这些展览都是我们被大家所认识的一个主要印象,也是我们画廊最主要的品牌展览,未来我们将在国内外的展览和博览会上持续地主推这个概念。”
艺博会提供的不应只是一个艺术品销售场所,不应是一个艺术品的“农贸市场”,而更应该是一个展示优秀艺术品的推广平台。向观众推广的不应仅是各种各样的艺术品,观众进入博览会,面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品,没有一种观念上的引导,而只是停留在“买卖”艺术品的想法中,这不能说艺博会在较高层次上达到了推广艺术品的目的,这也枉费了那些持续在做艺术推广的画廊的苦心。将重点由艺术品转向画廊品牌、画廊代理作品的概念,这就需要艺博会不仅提供一个销售场所,还要将画廊纳入一个艺术观念的体系呈现中。
艺术媒体:要承担艺术宣传和“培育”藏家的责任
参与艺博会的画廊主都希望艺博会能给自己带来潜在的藏家,但就现在内地市场而言,内地并没有成熟的藏家群体。此外,近几年艺术市场投资者的纷纷注入造就了艺术品火爆交易的泡沫,如今泡沫的破碎给画廊带来的伤害也更凸显了真正藏家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真正的藏家,这成了内地艺博会面对的一大难题。著名策展人黄笃在2012年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预展上接受99艺术网采访时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藏家找来,形成一个有买有卖的良性市场,而当今藏家数量不足,这是我们本土做博览会的一个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