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辰:艺术“存乎一念间” 2013-06-03 11:15:43 来源:FT中文网
2013年5月30日,以“百科宫殿”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进行到第三天。这一具有百年历史的盛会创立以来,一直以其前锋性挑战着艺术的定义,制造话题和冲突。这也让威尼斯成为很多当代艺术家们的心仪之地。

王春辰

王春辰

2013年5月30日,以“百科宫殿”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进行到第三天。这一具有百年历史的盛会创立以来,一直以其前锋性挑战着艺术的定义,制造话题和冲突。这也让威尼斯成为很多当代艺术家们的心仪之地。

尽管阴雨,并且还是预展(展览六月一号正式对外开放),但整个威尼斯已成嘉年华。一些热门场馆需要排队几十分钟,出色的场馆更是咖啡厅谈话的焦点。作为参展“国家队”,中国国家馆位于威尼斯古迹军械库尽头,毗邻意大利馆。这里同样人头攒动。

中国馆由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春辰策划,主题“变位”,意在阐释艺术思维的转换,尤其是生活到艺术的跨越。参展的七名艺术家为:擅长数字影像的张小涛,缪晓春,摄影师王庆松,画家童红生,行为艺术家何云昌,舒勇,以及古建筑保护人士胡曜麟。

何为“变位”?与“百科宫殿”有何联系?如何观看当代艺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

记者: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百科宫殿”(The Encyclopedic Palace),而中国馆的主题是“变位” (Transfiguration)。两者有什么联系?

王春辰:是呼应的关系。百科殿堂,我的理解是传统到当代的延续和变化。 结合这两个概念,我才提出“变位”。这事关中国社会,中国历史,艺术在今日中国现场的变化——我想做这样一种关联和讨论。

王春辰:我展览的副标题叫做“中国艺术方式的威尼斯显现”,强调的是“方式”。 我的“变位”主题强调“非艺术到艺术”的一种转换。其中包括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这就是“变位”。很多物品,对象,并不是先天的艺术品,但当你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去处理,它可以被看做是艺术。

回到中国的现场,中国的社会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家在这个时代当中,也体现了这种变化,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去表现。比如胡曜麟的老房子,被拆除,再现,就是中国变化的结果。我把它叫做“物自体”,概念来自康德:物表面不说话,但其存在包含了一切可以诉说的内容。

再说童红生,他是佛教徒,把绘画变成修行。他自身的存在就说明了中国的变化。我们要不要有自己的信仰和世界?他自身就是一个案例。

张小涛,缪晓春,他们媒介的方式也是如此, 张小涛原来作绘画,缪晓春做摄影,但他们不约而同都用了虚拟的数字手段去做作品。媒介的变化,也是中国艺术家的一种自觉。

可以说,这些艺术家都包含了“变”字的因素。

记者:如果“变位”产生了艺术和非艺术的转换,那么边界在哪里?

王春辰:边界在今天不需要设定。在今天,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在变化,边界在漂移。

如何定义艺术?简单来讲,两个条件,一个是表现的内涵,一个是如何实现。而随着观念的发展,艺术也不再只是一幅画,一个雕塑。一个日常之物,杯子,甚至杜尚著名的小便器,也都可以变成艺术。这个概念的外延正在不断的扩大。

这种情况下,艺术,Art,这个词就变成了一种方式,一个过程,而不是某个物品,或者说是一个结论。用中国的话来讲,就是“存乎一念间”。

但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说边界存在,但和出现的场合有关。比如胡曜麟的房子,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就说它是房子,但进入到威尼斯双年展这样一个场合,人们就自然地想,这是一个艺术品吧?

记者:您对现场观众有观看上的建议吗?

王春辰:没有,不需要引导。所有的体验留给观众。

【相关阅读】

访谈:对话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

王春辰:不再局限于“中国”当代艺术

【99独家专访】中国馆策展人王春辰:我们应如何思考自身?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