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庞茂琨
编者按: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现实主义艺术可以说处在边缘的位置,但还是有一些艺术家坚持这种创作道路,庞茂琨就是其中的一位。庞茂琨认为,现实主义的概念不应像从前理解的那么狭隘,现实主义应是一种态度,就是艺术要和生活世界发生联系,而创作风格可以多样化。现实主义艺术如何进入当代语境,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里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庞茂琨独特的创作理念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的典型个案。2013年7月21日至8月5日,“浮世•游观——庞茂琨艺术展”将于中国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最新的艺术作品和对现实主义的开拓性思考。展览之前,99艺术网采访了艺术家庞茂琨,通过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以及对创作经历的梳理,我们可以对本次展览有更清晰的认识。
99艺术网:从古典主义到现在带有超现实意味的作品,您一直在超脱既往的创作模式,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转变是由什么原因一步步促成的?
庞茂琨: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还是和中国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有关。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中国的艺术无论是当代的,还是传统的,其形式或内容是围绕着社会生活来创作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向西方学习,实际上每个人都没法逃脱这样的大背景。就我个人来说,我一开始学画画就非常喜欢写实和传统古典的风格,其实这些和整个中国的文化也有一些相通之处,油画是从西方传来的,但一些经典作品和我们古代传统的精髓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不认为是完全相反的。如概念当中西方是重形的,中国是重神的,其实形和神在西方也好,在中国传统里也好,都是共存的。
我从小就对西方古典大师很迷恋,另外一个方面又不太满足,我觉得艺术首先是个性化的,要有自己的语言,西方传统大师每个人都非常有个性,包括写实的、传统的、非常古典的一些艺术,其实都是有个性的,这很可贵。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贵兹,每一个人闪光的东西都是他个性化的东西,我觉得创新和创造很重要。
受这么多年美术教育,很了解西方各个流派,熟悉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但就创作而言,我觉得自己最喜欢的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传达出某种精神的内涵,但是要通过一个途径,如果是抽象的描绘,对我来说,我反而没有感觉,我喜欢通过一个现实的真实场景,通过人物的精神状态来表现这个时代,这是我自己的认识、感悟,也是整个时代的一种特征,这个把握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当代艺术或前卫艺术,实际上跟西方还是有区别的,这几十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东西层出不穷,很丰富、很复杂、很多变,这些因素是我取之不尽的素材。实际上无论在我创作的哪一阶段,不满足促使我用各种形式语言来探索,但是主线还是没变,它和我内心的追求是吻合的,所以我表现现实真实的场景或者形象的时候,我总想在里边挖掘一些有些人所谓的超现实主义,这实际上是想跟其他传统大师拉开距离,但又是围绕着具体形象,具体的现实生活来展开的,这个不矛盾。大家说超现实好像不现实,实际上超现实还是根据现实来产生一种荒诞感,没有现实这个依据就无所谓超现实。我对纯抽象或者纯符号不是很感兴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