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玩家”的艺术实验——专访3P=3players小组
2009-04-21 13:41: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人的情感是真实的,是导演不出来的

   
    栋:现在《相对论》这个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不会需要导演?
    
   
    谢:可能会用到。
    
   
    李:但不是导演,可能是一个引导。
    
   
    谢: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李虹回答的比较专业。
    
   
    李:你说的导演是指什么导演?比如我们从拍摄上来讲,我们就分工,我们是三台机器,三个设备、三个人,关注自己的每台设备。然后我们的被拍摄对象,我们会告诉他怎么做。所以现场的话,我们是大家一块来统一安排。所以观念又是我们自己三个人在一起交流出来的。所以如果有导演这个概念的话,应该说我们三个人都是这个作品的导演。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怎么讲,你是从电影的概念里面引申过来的导演吗?
    
   
    谢:但是人的情感是真实的,就是所有参与拍摄的人不是演员,他的情感是真实的,不是导演导出来的。
   
    李: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我们看到素材的时候,是这个素材在引导着我们,而不是我们去引导这个素材。包括我们在拍摄对象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们会是什么表现。我们就跟所有被拍摄的人说:“你们自己自由发挥,你们想笑就笑,想怎么着都行。当然不要讲话,因为我们不需要语言的交流,我们只需要目光的注视。”所以这个当中,即便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是看。但实际上这三分钟出来的还是完全不一样,每一对都完全不同。所以这个东西,其实给了我们很多新鲜刺激的东西。
    
   
    栋:明白了。您是说“相对论”影片里的演员和电影里面看到的演员是两个概念。
    
   
    李:对。所以就不存在“导演”和“演员”的关系。因为不是我们导出来的戏,而是所有被拍对象自己形成的。
        
   
    栋:这个片子我也看过不少,那么在作品中,你们同时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参与者,对于这样的身份穿插你们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李:其实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参与到里边来,包括我们自己都想尝试。如果我们拍这两个人看,如果这当中有一个人你认识,我们自己换到那个摄影机前面,我们自己去看的体验又完全不一样。所以你也许看过我们的作品,但是如果哪天你被我们拍一次,我们给你选择一个注视对象,你会感受到另外一种东西。
   

    就像我们现在这个距离交流,你看觉得自然,但是如果一下子这样的距离看,而且要三分多钟,肯定会有另外一个感觉。
    
    
    栋:有机会我一定要参与一下。
   
    李:我们三个人都自己尝试了,而且我们还和不同的人看。看了以后,我们自己内心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包括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我们就会告诉谢蓉说:“你知道你看杨千的眼神,跟谢蓉看我的眼神,看王玫完全不一样。”但是她自己不知道,她觉得每个都是在很自然的看,但是摄影机一出来,发现她看着不同的人,眼神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栋:现在想问一下,谢老师当时看杨千老师的眼神到底感受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谢:看其他人还是有一点陌生,也不是陌生,就是虽然那么近,会有一点尴尬。但看杨千的时候会放松一些,可能流露出的情感,确是夫妻感情的那种东西。比如我看李虹可能就是友情。但毕竟那么近距离,还是有一些尴尬和不自在。
    
   
    李:如果她看我也看出爱情就糟了(笑)。
        
    
    栋:有一种平常感觉不到的陌生感。
    
   
    谢:而且你看自己相爱的人,你看多久不会觉得什么,实际上那个时候你是在和他交流,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情交流方式。
        
   
    李:其实我们拍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完全放松。有的人在看的时候还是会掩饰,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情绪,他试图想用别的方法来转换。但眼睛这个东西挺可怕的,它特别真实,哪怕只有一瞬间。其实有的时候,比如内心很活泼的人,但实际上他在跟别人注视的时候,他是看不了很久的,会特别的紧张,表面上好像他的表情特别丰富,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特别紧张的感觉。恰恰相反的是有的人特别有定力,他在这三分钟之内可以眼睛都不眨。这个特别奇怪,就是跟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成长环境都有关系。可能也和我们选择拍摄的环境有关系,有的地方特别安静,有的地方会受到很多干扰,那么被拍的人也会不一样。
   
    其实我们现在对拍摄的东西有抱着一种未知的态度,我们想继续摸索下去。也许当中会尝试一些新的变化,再发现一些,看一看人在不同的环境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
    
   
    栋:您刚才讲在拍摄的过程中,参与的人不需要用语言,但是我看片子里面有字幕。
    
   
    李:这不是我们俩说话的那种内容,你现在看到的字幕是我们每一对注视完的人,我们要求他们用笔写下他们看完的感想。你看完对方你是怎么想的,然后我们把他们的感想打成字幕,注释在画面上。这样的话,我们想补充。因为对观众来讲,我们看他们两个人在看,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看到他们的内心。但实际上如果有一些文字的辅助,你可以同时感受到他们在看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有的人可能说在看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这也是一种感受;有的人在看的时候,甚至看完了一生,看完了他们共同经历所有的生活场面,都会用文字来记录。所以这个文字又增加了一种手段。其实有的时候,这个文字让我们在看的时候,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有意思,没想到他内心是这么想的。有的人能写,恨不得写了几百字,上千字来补充他自己看的时候的内心感受,特别丰富。
   

    “三个女人的组合”也许就是一种优势

    栋:你们拍这个片子会用到一些什么设备、器材?
    
   
    李:普通的DV,有三台。器材上尽可能的简化,因为我们不需要它在拍摄上有特别炫耀的一些东西,甚至哪怕它的像质不一定是那么高清的要求,实际上我们只要求他真实的还原,能够记录当时拍摄的画面就可以了。
    
   
    栋:由于你们三位的强强组合,和其他拍片子的艺术家相比,您觉得你们有哪些优势?
    
   
    李:“女女组合”,不是“强强组合”。不知道(笑)。不知道优势,也许是最好的优势。我们是真正的门外汉,没有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一个是我们有非常想参与艺术的热情。然后我们又有很多想说的话,想表达的东西。
    
    王:找到了一种入口。
    
   
    李:对。找到一种这样的方式。如果你说一定要有什么优势,我觉得我们就是“三个女人的组合”,这也许就是一种性别上的优势。也许这个作品,就是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很女性化,因为我们确实对情感、对交流是第一关注的。有一次参与过拍摄的邱志杰,他自己看了以后,他说:“这个真吓人,这个作品挺狠的。”所以我们也不希望这个作品出来以后特别女性化,只是希望它能触动到人的一些感情的东西。希望这里边能表达出更多、更深的含义。
    
   
    栋:您刚才说,实在是想不到一个什么优势。其实很多艺术家拍片子,他们也是把这个当做一个业余的身份来拍的。所以我还想问一下,因为李老师本身就是很专业而且很优秀的导演,您本身的专业会不会对拍这样的实验影片有影响?
    
   
    李:也许在拍摄的设备上,或者是剪辑的时候,会用到电影上的一些手段和方法。这可能相对来讲是我比较擅长的东西。我之前也说过,这只是我们作品的第一部分,我们还有很多延伸的东西。再往下,我们可能就是装置、行为这些东西,影视这一块的手段可能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也许你将来看到的很多东西,我们就会以另外的一种形象,另外的一种姿态来做了。
        
   
    栋:你们对其他做影像的艺术家有没有一些了解?
    
    
    王:我们也看过。
    
   
    李:对,如果有新展览,或者是平时周围有一些传播能看到的,我们也会去看,也同样有我们喜欢的、打动我们的东西。包括我们也有一些到国外去参加的一些活动,都会看。看了以后,我们都会交流,哎这个好,这个特别好。
    
   
    王:好东西一定是有共鸣的,一定是特别有情感的,会触动你
    
   
    栋:在你们的创作过程中,有没有借鉴过一些其他艺术家的方式或者是思想?
    
   
    王:这个还真的没有考虑。至少做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没有去借鉴谁的经验。
    
   
    李:可能我们看的也比较少吧(笑),不知道别人做了一些什么。所以看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就会觉得这个别人做过了,那个也做过了。所以我们所有的出发点只是想聊一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想表达的一个主题,我们就聊到了这个方式。
   
    也没想要超越。其实这个行业挺难的,所以艺术创作,为什么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就是这些东西都是跟自己较劲。你自己想要超越,或者你的世界观、你的态度、你对艺术的理解,这些东西你自我把握不好,或者是自己还没有到一定的程度,就还得花很多时间去做工作。所以我们不知道,没有这种参照,也许这也是优势。就是刚才谢蓉说的,我们不专业,但是我们做了。我们在实践,我们在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当然我们还需要坚持,还需要各方面的更多的努力和学习。
    
    
    谢:虽然我们是玩家,但我们还会继续玩下去,不会像一个票友一样玩一下就不玩了。所以我们还会继续往前走。
   

 

编辑:admin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8/808  主编信箱 Email:art@99ys.com 客户投诉
编 辑QQ:11735911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2010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1902771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36号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