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景兰:演绎激荡的纸上现代舞曲
0条评论
2009-07-18 17:09: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杨琳 作者:杨琳
第三时期(1984年至1995年)
回归抽象,回归本我
在1983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拉兰经常往来于欧亚两洲,绘画明显减少,画风又开始趋于抽象。此时,拉兰不仅喜爱诵诗,善于作诗,而且喜爱以富于文学或哲理的主题为绘画作品命名。而且,色彩再度鲜艳起来,用料也逐渐厚重起来,兰兰再次打破平静,强烈的情感宣泄再度燃起,然而画面的表达明显成熟、内敛却更加厚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她和马赛在法国南方的蓝色海岸村庄购置了一幢房子,虽然只能借助旅行和整理新居的空闲来画画,但拉兰创作的热情和对艺术的探索丝毫没有懈怠。1990年,拉兰个展在巴黎皮尔卡丹中心举办,当时的巴黎市长(后成为法国总统)希哈克还为她撰写序文。
在1995年拉兰遭遇意外车祸逝世之前的最后一场展览是蔚蓝海岸港镇勒拉翁图的“三位女艺术家联展”。“画如其人”,虽然我们不再有可能看到拉兰,也不可能亲耳倾听她充满传奇、创造而丰富的一生。但是,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已然深刻感受到她充满激情的绘画,井然一幕幕纸上的现代舞曲。
谢景兰,小名兰兰,又名拉兰。1921年9月14日出生贵州贵阳名门,外祖父为当地著名学者,家境富裕,性格开朗。谢父擅长音律,成为熏陶兰兰步入音乐殿堂的重要因素。14岁时,兰兰与赵无极同时考入杭州艺专,不同的是一个学声乐,一个学绘画。同年,兰兰与赵无极通过表姐在美丽的西子湖畔相识;1941年,两人在香港注册结婚;1943年,独子赵嘉陵出生;1948年两人一同赴法留学;1949年,兰兰开始学习现代舞。1957年,兰兰同赵无极离婚;次年与法国艺术家马赛(Marcel Van Thienen)结婚,改名“拉兰”,并开始创作抽象画;1995年,因意外车祸身亡。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