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收藏99%是赝品
大多数专家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此波收藏热是继北宋、晚明、康乾盛世、晚清到民国初年之后的第五次收藏热。白明将今天的收藏分为四大类,即财力收藏、权力收藏、文化散户收藏和平民收藏。剖析本轮收藏热的特点,他的概括是——“乱!普通收藏者的藏品99%为赝品。”
白明认为,收藏品有成千上万种,但收藏市场却只有两个,即第一市场和第二市场。判断的标准是,能否将所购物品在一定时间内顺利出手、拍卖,和下家进行有序交流并升值。如果能,即为第二市场,如果不能即为第一市场。“艺术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严肃的艺术品,如名人字画,瓷器、青铜器、古家具等,一类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藏品。现在99%的普通收藏者都处在第一市场,因为他们买的大多为地摊赝品和旅游纪念品,根本无法继续买卖,更不知道第二市场何在。”
如此多的赝品存在,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加以制止呢?普遍的看法是,古玩市场打假不具备可行性。除去文物的种类繁多、赝品海量外,文物造假如果不是刻意设局、设套、具有诈骗行为,一般无法立案。“古玩行是特行,买的就是眼力。在古玩市场上买假货几乎没人同情,因为没人逼你买。”白明认为,赝品流通的深层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虽然人们占有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以往,但恰恰在大量的信息面前,反而容易出现‘信息死角’。很多收藏者具备丰厚的知识,但往往常识不足,对造假的知识面了解不够。加上贪心和捡漏心理,很容易购买赝品。”
因为地摊上99%都是赝品,普通收藏爱好者限于财力,购藏的十有八九自然也是赝品。“为什么一些收藏爱好者穷其财力,用几年时间收了几百件甚至上千件文玩后,当他们想以文玩养文玩来出让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发现非常困难,卖不出去了?这就是之前所说的第一市场混乱造成的。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不可能在几年内收集到大量的真品古玩,因为本来就没有如此大的空间。”白明说。
收藏更应关注当下
白明认为,古玩本身的稀缺性、排他性、历史传承性决定了它不具备普及性,并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真正的收藏家必定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隐私性,轻易不愿将藏品示人,而更看重在收藏过程中内心所产生的苦与乐、波澜与恬静之间的较量,认为那才是收藏的真谛。由此,收藏也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虽然目前中国有7000多万人涉足收藏,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典藏、轻把玩、轻流通的风气所趋,真正的收藏家队伍远未形成,多数收藏者不过是“文化散户”。“收藏家队伍未形成的另一方面原因是,人们对藏品背后的文化认识不足,藏品稀缺,媒体、古玩商人、艺术品市场等各环节,一直未能以诚信的古玩文化内涵来培养收藏家。”白明认为,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应尽量将藏品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传播出去,使大众了解,并向其靠拢。藏品就像CD光盘,只有播放出来的时候,才更有生机和意义。
谈起普通百姓的收藏尺度,白明说:“今天任何一个高价位的东西,都是昨天低价位买的;今天任何的低价位,也都有可能成就日后的高价位。普通百姓要量力而行,切忌高估自己的购买能力,一定要买自己够得着、留得住、真喜欢的东西,这样才能留得住,日后才有升值空间。”
【编辑:虹汐】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