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能否成为“移动美术馆”? 公共艺术新发展
0条评论 2009-11-09 13:20: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孙振华同时表示,地铁公共艺术的设置形式除了在墙面上做壁画设计外,也可以在空间的其他几个界面,如柱子、车厢内、站台、扶梯间做不同形式的品样。除固定的公共艺术作品之外,还可以做一些非永久性设置的作品,如可以征集绘画作品用以点缀地铁空间,并可以随时撤换。

 

  “4号线美术馆”的新尝试

 

  “4号线美术馆”的诞生应该说是一次全新尝试。在北京4号线地铁内,北京“二月书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京港地铁投资方共同打造了“4号线美术馆”。据二月书坊艺术总监怀一介绍,4号线地铁有固定的两列列车悬挂艺术品,乘客在任何一节车厢都可欣赏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所以这两列列车又称作“4号线美术馆”。

 

  “二月书坊负责画家与作品的选择,京港地铁出展示平台,共同的目的是在给乘客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提升北京地铁的整体形象。” 怀一说,对于艺术品的遴选二月书坊有着严格标准,包括内容的积极向上和艺术家在国内的知名度等,而在艺术品的公共性和艺术性之间也做了一定平衡。但怀一承认,目前“4号线美术馆”内的作品可能与大众的审美情趣稍微有些距离,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剪纸、年画等艺术种类并未在他们的选择之列。“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公众提高艺术品的欣赏能力,让公众去欣赏更多高雅的艺术。”怀一说。

 

  据了解,“4号线美术馆”内的作品目前全部为复制品,版权归艺术家所有,45天更换一次。展示种类以架上艺术为主,出于地形和安全的考虑,雕塑、装置等艺术形式目前只有极少量进入地铁。怀一介绍,在后续的经营管理上,“4号线美术馆”将会在车厢内办一些艺术家或艺术机构的主题展。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