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张长城、沈黎晖三人谈
0条评论 2009-12-15 19:46: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西方的教育是培养你的素质,就是说我给你所有的教育,是给你足够的能力去做你自己选择,这个是完全两个概念。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工具,让你将来为我服务;另外一个是我给你足够的素质上头的培养,这样将来你能为你自己做服务,为你自己做选择,这两个教育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实际上一个人能不能够享受生活,能不能够真正去做什么?我不知道任何人会完全摆脱社会的左右和外部环境的左右,就连我这种让人家觉得基本上已经不是那什么,我还知道我一会儿要去电视台,最好把自己化一下,就是这个不可能不受外部的左右。

 

  张长城:不化他们给你化得更恐怖。

 

  洪晃:没错,他们就给我化重妆了,跟一个鸡婆婆似的,我觉得我完全不受这个控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可以选择。这个选择是每个人的权利的问题,而且我们在这个国家教育,至少我从小长大,我没有特别多的,我有一个选择的意识,我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我觉得我就该这么做,大人叫我这么做了,我妈叫我这么做了或者老师叫我这么做了,你就应该这么做,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应该做的事情都应该再想一下,肯定有选择。

 

  沈黎晖:我前年去丹麦很有意思,他们高中毕业、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一个学校,就是短期的,半年的学校。很多人都在上那个学校,那个学校是让你选择一些兴趣,你大学毕业之后不是马上进入社会去工作,而是再上一个中间的学校,半年,让你接触这个,接触那个,让你做这个、做那个,去重新认识一下,所以在那个学校非常轻松,有艺术,有其它的,可以去尝试。

 

  洪晃:可以去尝试很多的东西。

 

  沈黎晖:那个学校在郊外,环境特别好。

 

  洪晃:也就半年,撒欢,十八岁的时候,半年应该是特别好的经历。我觉得在这里我们的传统、文化,所有的文化就不给你这个选择,就告诉你的路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到最后的终点就是“成功”两个字,然后去追求。

 

  张长城:就一个字“钱”。

 

  洪晃:谁都没有去真正想到,不管是钱也好,就是“钱”这个字,它到底能给你带来多大的东西,没有人去怀疑,因为我们基本上,就像你是用一个CD盘,要先去格式化似的,我们的格式化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格式化到最后,格式化到你缺乏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为止,而真正出去搞艺术,做这些事情的人,说老实话是在格式化过程中的未成功的,就是被淘汰的,就是怎么格了半天也不进入这个环境,不进入这个格式。我是觉得这些孩子,真的是从某种意义上头格式化失败的一些孩子,而实际上真正最有意思的想法,也是从他们的脑子里出来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