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张长城、沈黎晖三人谈
0条评论 2009-12-15 19:46: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沈黎晖:因为我原来学美术,我特别想上美校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当摊贩,就是卖服装的,我前两天翻我原来写的日子。

 

  张长城:还写日记。

 

  沈黎晖:好几年写一本,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干摊儿贩,那时候是最光荣的一件事。其实我当时为什么挣钱?就两件事:挣钱就是为了要玩乐队,买音箱,有排练室,就是这么简单。

 

  张长城:现在乐队不干了,光挣钱。

 

  沈黎晖:没有,就是挣钱,组织乐队第十年才出了一个光盘,等于这个一直没有忘。我印刷,要跑业务,穿一身西服夹一个包去排练室是常态。

 

  张长城:摇滚状态,国外好多艺术家都是这样,都有另外一个职业,然后他再去做这件事。不像咱们有那么多职业艺术家,他们在社会中往往是另外一个身份,但是他们做这件事比什么都认真。

 

  沈黎晖:今天中午跟人吃饭,也说,比如我今年到年底之前可能有一百天或者有两个月到三个月是在机场度过的,不是去的路上就是回来的路上。反正就是你得在那儿待着,比如说人家今天要去奥斯陆,前两天,上周日在法国,都是人家请你去。

 

  洪晃:我们家小孩都去了,这月美编都遭荒了,全去比利时的音乐节了,这些日子都光了。

 

  沈黎晖:人家看你的日子是很享受的,可以免费去全球最大的音乐节,有免费的票,都是VIP什么的,忽然发现你所有的兴趣全是工作,就是你的工作就是你所有的兴趣,这个时候,别的就没有了。

 

  张长城:打断,不能诉苦,我以前犯过这个错误,我跟人家说我走了四十多个国家,现在就想在北京待着,哪儿都不想去,后来就被人家狠狠地损了一句,你说什么呢,我哪儿都没去过,你跟我说这话。后来想想是这个道理,其实在很多时候,你出去真是酒店、工作,回来了。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