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张长城、沈黎晖三人谈
0条评论 2009-12-15 19:46: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主持人:聊得挺好的,刚才提得很多,我们的教育模式可能是有一点出错,不仅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不同的是艺术品的界限被打破了,可能要反思一下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应当的一些事情,一些定义,一些概念是不是可以跨越一下,超越一下,颠覆一下,这个事情不仅是一个界限的模糊,而且是定义的模糊,这个事情就是这样的,是谁来定义的?

 

  洪晃:我能建议一件事吗?干脆让大家提问题吧。

 

  主持人:可以,我想大家有很多问题要提,我把话筒递过去。

 

  《启边》记者:三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启边》杂志社的,我想问洪晃老师一个问题,在中国的教育,从我父母那边的教育,只是告诉人,要出人头地,而不是教育是一种素质,他就是要超越别人,超过别人,它不像西方的教育,就是说你这个本身具有一种教育素质,而且很多人不能够保持清醒。像年轻人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么选择,就是父母给他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他就接受这样的一个环境,那么请洪晃老师说一下如何就年轻人保持自己清醒,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给一些建议?谢谢!

 

  张长城:关于教育的问题。

 

  洪晃:这一点我是不太同意陈丹青所有关于教育的怨言和意见。因为我也没有在中国上过大学,好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你们现在的课程是什么样的,所以我的发言权不是那么大,但是我只能说一个,每个人,大学的图书,很多设施,都是很健全的,而且比原来好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孩子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乖了,真的是回家就好好做作业,我不知道大学几年级选专业,可能二年级选了专业,就一头扎到专业里头去。我觉得越界的概念很重要,就是希望不要等你当了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再想着要去演话剧,也许你现在在读MBA或者读经济学的时候,你就应该可以去串一下什么摇滚乐队、话剧或者是怎么样,舞蹈都可以。

 

  我总是觉得中国的年轻人,有的时候他的好奇感不像国外那么丰盛。国外的年轻人特别地好奇,什么东西都有问题,什么东西都想尝试。我们第一,是对什么东西不算太好奇,但是我们特别愿意跟我们的父母一样,愿意去提问他,就是说这个特臭,这个特牛,这个我顶,那个我踩,永远是在评论一些东西,但是对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特别地好奇。缺少好奇心是一个特别坏的事,缺胆儿去尝试一个你知道可能要失败的东西,也是一个特别不好的事情。因为其实你去做一件你知道,肯定你会失败的事情,至少你会很轻松,也许说不定你就成功了,有的时候事情就是很搞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