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流动的创意”洪晃、张长城、沈黎晖三人谈
0条评论 2009-12-15 19:46:2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因为我觉得年轻人希望在教育之外培养自己的话,首先不要去用一个固定的社会给你的道德观念去评论东西,先去有一个好奇心去了解它,这是第一。

 

  第二,敢于去尝试一些你认为你可能要失败的事情。

 

  主持人:貌似好像已经跑了题,讨论了很多教育的问题,但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想法的产生,对以后中国创意的产生或者是社会的很多氛围都很重要。

 

  提问2:非常感谢洪老师、张老师、沈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么有意思,这么好玩的一个下午。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张老师,对于刚才您提到没有被格式化那些孩子们的一些想法,我想请问一下,他们这种想法是怎么样能够得到客户的一些认可?比如说他们是想做这样一件事情,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对客户来讲,客户也会有这种感觉,认为他只是想实现他一个孩子的梦想,这中间怎么能够把他自己的想法变成客户的一个需求?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我们知道这种没有被格式化的孩子,他们往往有时候是非常不安静的,可我们的客户有时候就会想,你这样我这个活交给你是不是放心,你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你在这个专业上是不是有足够强的技术帮助我做到这件事情。谢谢!

 

  张长城:前面那个问题,如果单纯放到孩子身上是另外一个事,我说的是全世界的事。比如拿一件衣服来说,是有一个疯狂的人想是一个什么样的衣服,他是一个设计师,他有疯狂的想法,要把所有他的感受表达出来,他要设计,他是没有被格式化的,但是有一个要被格式化的是工厂,它要有标准,做成什么样,因为不能买一件衣服穿不进去,或者是买一个裤子上就漏了,所以整个社会的完善是有很疯狂的,也有很标准的,它是一个整个的系统。

 

  我们老说国外或者是中国,我以前有过这个感觉,当我走到四十多个国家之后,我觉得就是人的区别,就是一个人如果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什么都不重要,跟你在哪儿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一万个人,你就在人山人海的时候仍然可以一个人,这种感觉是最舒服的,就是找到你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我想要的,只要一解释就掉到圈里了,因为所有的解释都会被质疑,你自己想明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可以了。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