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宪庭:我要让人人都能消费艺术
0条评论 2009-12-30 16:51:45 来源:《创业家》杂志 

  现在艺术集市成为了宋庄艺术节的重头戏,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规模逐渐扩大。老栗得闲的时候也会去集市溜达一圈,只是时间不能停留太久,因为懂行的人会悄悄尾随他。老栗的一位朋友说,有一次老栗在一幅画前站的时间稍微久了些,他离开后那幅画很快就被买走了。

 

  两年过去了,艺术集市真的建立了,但结果并不如老栗所预期:艺术集市真成了农贸市场,没有基本的筛选把关,作品参差不齐,人员也没有组织,鱼龙混杂。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看热闹的人多,买东西的人少。朋友说,老栗不懂商业,他自己也承认。

 

  集市没做好,老栗很失望。不过倔强的他并不肯轻易放弃。

 

  通往“艺术集市”的道路

 

  其实,如果不摸索低端市场的商业道路,现成的还是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叫798,一条叫大芬村:前者形成了当代艺术高端市场的泡沫,后者掀开了人类美术工业化的序幕。老栗对这两条路都不陌生。他了解798,他说那是“由一小撮人操纵的游戏,与大部分艺术家毫无关系”。他去过大芬村,他说在那里看到了几乎所有宋庄名家的复制品。

 

  老栗不希望艺术集市变成798或者大芬村,精英主义和复制工厂都是他所惧怕的市场化后果。这个理念就像个没被污染的孩子,老栗觉得自己应该担当起父亲的角色,引导他走上正途。

 

  在2009年第五届宋庄艺术节上,老栗分别和东方视觉的总编何彬以及年轻的艺术批评家夏彦国联合推出了“嘿市”和“摆摊”的集市展。“嘿市”向周铁海、费大为在内的26位艺术家、收藏家募集了25件特殊价值的物品,然后在宋庄美术馆展览并接受预订。老栗为其贡献了一部书法作品。“摆摊”共邀请了19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参展,采取的是艺术和商业相结合的形式,即策展人帮艺术家出材料费用,但艺术家必须通过展览把这部分费用赚回来,然后返还给他。夏彦国说,采取这种方式是为了让艺术家们学会生存,对此老栗颇为赞同。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