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9年的艺术品市场,对于中国画来讲,古书画行情一飞冲天,近现代书画也火热非凡,当代书画市场则总体表现低迷,除个别名家外,大多数画家都原地踏步。当代书画为何低迷不前,它的市场风险有多大,市场究竟乱在哪里?
收藏价值低,买家风险大
与古书画和近现代书画相比,当代书画的收藏价值实在太低了,收藏风险很大,导致许多藏家都避而远之。
我认为,如果将古书画比作“钻石”,近现代书画比作“黄金”的话,那么当代书画就是“玻璃”。毕竟前人都已“盖棺定论”,而当代呢?一切都在未知中。所以,当今真正的收藏家都拒收当代书画。因为买当代书画有点像“赌石”,大家搞不清楚诸多的“名家”将来真正留下的能有几个?
一幅八大山人的真迹买入后能升值10倍,一幅近现代大师的画买入后起码能保值抗跌,但当代名家的书画恐怕绝大多数将来要贬值。依笔者看,像吴冠中、史国良这样具备收藏价值、货真价实的当代名家目前不超过10人。在金融危机后,齐白石、李可染等大师的画作价格都非常坚挺,有的还创出新高,但当代书画能够不跌就很庆幸了。当代书画收藏之所以风险大,关键在于当今的许多所谓“大师”、“名家”多是有水分的,他们的作品很难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和推敲。
人为炒作盛,庄家托市多
当代书画人为炒作风盛行,不少书画名家都“背靠”庄家,庄家实力最终决定画家的市场价格和行情。
近几年,某位著名画家每年都在荣宝斋搞一次商业展,展览所有画都被一些有实力的大庄家买断了。画家的画热卖笔者并不反对,也不眼红,但被少数几个庄家操控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记得一次同画家史国良先生谈起市场,他说曾经有一公司找过自己,对方讲要买很多张画,并扬言要帮助画家做市场,言外之意就是“坐庄”,史国良最后回绝了。他说:“画操控在一个庄家手里,价格虽然短期涨得快,但这样做很危险,他一旦不帮你了,会跌得很惨。画分散在上百个藏家手中,价格虽升的慢些,但我觉得踏实,藏家的风险也小得多。”眼下,像史国良这样主动拒绝庄家的画家并不多,许多画家看重的只是眼前利益,完全不想坐庄的后果。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