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作为艺术青年能谈谈你心中的“五四精神”吗?
肖野:五四青年节只是一个标志,一段历史的记录。就像一个路标,你走到了这里,发生了一件让大家记住的事。身为80后的这一代人离这段历史太远,没有切身的经历,只能从书本上、电影上了解一些,任凭长辈们如何形容,我只能说对不起我们的经历并不同,举个例子, 别人给你形容一种你从没吃过的水果,告诉你是甜的,同时你点点头、难道你就真的能够感受到它在自己嘴里是什么味道吗?言归正传,我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直潜藏在人类血脉中一种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一种追求,只是在那一刻被完全释放了,所以人们记住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单纯的血脉在不断地成长、渐渐地与现在的环境更贴切了,成为了长辈们眼中的“叛逆”一代。
记者:你觉得这种“五四精神”是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艺术创作?
肖野:我想是的,这和艺术创作中的追求有很多相似之处,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去摆脱传统的禁锢,解放自己思想,充分的去表达的内心世界。
记者: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有过放弃的想法吗?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肖野:放弃说不上,只是常有老师常说的“痛苦时期”也就是情绪变得低落了,烟抽的多了点,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坐不住,或是在街上没有目地的瞎逛,也不知道逛了些什么。呵呵可能是我脑袋太死板了也想不了那么多,再加上没什么其他的爱好,就一根筋的干下去。
记者:在画画之余,还有其它的爱好吗?这些爱好,给你的艺术创作带来过启发吗?
肖野:有呀,听听歌,习惯听一些轻音乐、和摇滚,看上去很极端、可能我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人吧!空下来也看电影、喜欢故事片、还有比较血腥暴力一点的、收缩收缩自己的神经。摄影也是我的爱好之一、到外面捕捉一些新鲜的画面。我觉得这些爱好和我的绘画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能够调整我的情绪、电影能够让我这个不爱出门的人、接收一些新鲜的信息、摄影更能为我的绘画搜集素材。艺术源于生活,这是我的生活,我在我的这些生活中寻找我喜欢的节奏、颜色、主题,把他们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记者: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选择从事艺术创作吗?为什么?
肖野:我想会!这可能和我的自身情况有关,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时而麻木时而又很感性的人,碰见“火花”了就迫不及待的要去记录去表达,而我的表达方式就是画笔。我几乎把画画当成了一种习惯,就像叼在烟民嘴里的烟,我想它是一种瘾,一种让我过不完的瘾。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