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涉嫌剽窃”案法院正审理 相信法院公正
0条评论 2010-05-11 10:30:20 来源:《武汉晚报》 

  记:馆藏的艺术品来源于哪些?公共收藏和中国公共艺术展面临着哪些难题?

 

  范:藏品是美术馆重要的立馆之本之一吧,我们千辛万苦跑到国外去看艺术博物馆,是要去看那几件珍藏。中国美术馆由于很长时间是唯一的国家级美术馆,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相当强历史优势,积累了一大批20世纪以来的名家和代表作品,藏品构成了很好的对中国美术历史性检视。今天人们已把艺术收藏当作一种投资手段、增加财富一种渠道,整个社会多种力量、多种资源、多种奖金,来争夺优秀艺术品,这种态势已摆在馆长们面前,所以我们在收藏上要采取多种方式,依靠艺术名家和艺术家亲属的支持,向美术馆捐赠作品,通过平时流动性展览从其中有所选择,形成常规性收藏,根据建构艺术历史的需要,做一些专题收藏,收藏领域甚至扩大到与美术历史相关的文献、图像、影像。我认为,好的艺术品应该放在公立美术馆。古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很多作品经不过五世,可能藏来藏去,就找不到了,或者藏来藏去,就真正藏起来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呼吁社会,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收藏家,社会力量都要有这种共识,应该把艺术资源更多让社会共享。

 

  记:人们在网络上展开视觉的阅读,出现了新媒体艺术的创造。你对新媒体艺术前途怎么看?

 

  范: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通过数字方式来进行图像阅读,已是越来越广泛了,这对美术馆而言也构成了挑战,人们习惯于看三屏图像,上班看电脑屏幕、下班看电视机屏幕、平时看手机屏幕,这三屏图像极大占据了人们图像欣赏的空间和时间,我不得不担心到美术馆的人少了。另方面要看到,社会成员有很大审美的需求,对图像新知的渴望,这又是很好的基础。一方面媒体时代带来了媒体阅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呼吁不断构成原作阅读方式,这就是吸引更多公众走进美术馆,来欣赏原作、阅读原作,在和原作的对话中,能够产生与视屏图像阅读不同的一种感受。我仍相信,美术馆不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失去魅力。新媒体艺术可广义地看,艺术方式跟新媒体的联系,包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对媒体运用。一些专门艺术家,利用媒体技术和媒体语言,进行的艺术创作,如果作为狭义的新媒体艺术,美术馆肯定要关注、举办专门的展览,来推动发展、检视状况,整个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图像阅读方式,美术馆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记:波普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很快,市场也很好,从艺术和市场角度怎么看待这种艺术潮流?

 

  范:波普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都是艺术评论家对某些艺术现象的个人化表述,但是艺术现象不见得只有一种表述方式,波普艺术就是大众图像或者说流行图像跟艺术生产与创作的一种关联性,玩世现实主义更多指涉的是艺术家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艺术家精神生活特点,中国当代艺术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总体发展,跟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矛盾、焦虑,社会共性问题当然有关联,艺术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作出自己的表述,这也是正常的。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