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年展不是特别多,关键要有特色
记:双年展已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你是上海双年展的策展人,对中国和世界的双年展这种当代艺术展览制度的走向和未来如何把握?
范:一方面,双年展是不是能成为艺术发展的风向标?不见得,很多有可能是走过场。另一方面,在中国来说,双年展也不是特别多,只有若干个品牌,总量来说,我不认为是多,因为中国之大、城市之多。严格来讲,双年展应该把握的最重要特点是以城市为依托的,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一种固定的展览机制。双年展关键是办出与自己所处城市的文化联系。
记:今年上海双年展适逢世博会,你说双年展剧场将成为一个多领域、跨媒介的公共现场,这是什么概念?
范:今年上海双年展主题是根据它自身的学术逻辑来派生出来的,它紧紧围绕着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和取向来构思自己的内容。这届双年展特别注重跨媒体、跨界别,之所以定为“巡回排演”为主题词的构想,策展小组认为,“排演”能够体现一种可变性和可塑性,既有流动的、现场性的,又有通过这个过程提示形成某种趋向,当然更加强调观众的互动性。
“涉嫌剽窃”怎么办?等法院宣判
记:近来,各地媒体网站都在传播消息,称因涉嫌“剽窃”文章,你和台湾雕塑家萧长正及相关网站被自由撰稿人黄以明告上法庭,并表示将索赔100万。你发声明说是“被署名”,从未写过此文,把网站的过错视为你本人过错,这严重违背事实,也是“莫须有”的指控,进展如何?有网友质疑会不会是一场骂名家“博出位”的炒作或者说对你构成了名誉侵害?
范:他从文章中扒拉出来五段文字,又不是我写出来的,吴冠中就曾到画廊把署名是他的假画撕掉。法院正在受理过程,在法院还没有做出最后的判决时,我不再谈论这个问题,我也很坦率。相信法院的公正,判决之后,媒体和社会可以讨论这个问题,我愿意参与讨论。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
采访手记
作为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量级的推手,他的身份在艺术馆长、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转换。本月5日他来汉实践三年前在武汉美术馆开馆前许下的承诺,《中国美术馆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如期给武汉市民带来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泰因等大师级珍品。他与记者坐在美术馆孩子们的手工艺品中间闲聊,讲话时有艺术家的激情作派,更有美术史家条分缕析、思维缜密的一面。对于涉及到他自身“抄袭门”的风波,也全不避讳,而是很坦率地说开庭后有消息了,会在第一时间告知记者。
【编辑:张瑜】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