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表现主义——对玛琳·杜马斯绘画的初步认识
0条评论 2010-06-01 14:34:20 来源:雅昌艺术网博客 作者:-

\

 

<<<玛琳·杜马斯个人主页

 

  内容提要:

  “马琳•杜玛斯(Marlene Dumas)通常被称为“精神表现主义者 ”,她的含有性隐喻的绘画暗示了现实世界的精神混乱[1]”。在人们凝视那黑色调的画面和单一的主题时,确实很容易感到精神上的震撼,因为杜马斯的绘画中充满了强烈的感性色彩,似乎并不在乎主题的表达,重要的是人物情绪的流露。没有过多细节的描绘,寥寥数笔,绘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认为她是一位率性纯真的艺术家,不会为了“艺术”而艺术,她关注的并进行描绘的始终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是那些艺术家认为可以去呐喊的母题。本文试图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为出发点,结合其艺术理念的关注点,综合讨论其作品中的主题等问题,来说明这一点在玛琳·杜马斯身上的体现。

  关键词:精神表现主义 内心世界 感情黑色 病态 人体与色情

 

  身份特征

 

  杜马斯(左图为作者照片)1953年生于南非,现在生活和工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她在南非度过了童年时光中最初的十年,但作为一个白色人种的非洲人,她在自己的祖国一直是一个无法融入其中的陌生人。由于南非种族隔离的政治制度受控于白种人,这令她从小就产生了很强的负罪感。70年代中期,杜马斯来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习艺术,从此开启了她年轻的艺术生涯。就在杜马斯最初开始学习素描,拼贴,蒙太奇这些艺术基础的时候,她就凭借自己在素描和油画方面的天赋而名声大噪,在1979-1980年她又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接受心理学教育,(Institute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并成为在美学上有独立见解的艺术家。现在杜马斯是荷兰最具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之一。娴熟的技法使她成为“画家中的画家”,她用自己的作品为当今的绘画艺术状态标上了注脚,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名女性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表现主义艺术中从事创作,它的意义是什么[2]?复杂的生长背景和生活环境,使杜马斯的绘画中凸现了一种自我的符号性,女性及儿童的身体和头像等成为她绘画中明显而又重复的主题,这种重现性在杜马斯看来就是地域文化的差距,在接受美国艺术家芭芭拉·布罗姆(Barbara Bloom)采访时说道:“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无论什么事我只做一次,决不重复。但是现在我认识到,许多事情在不断的重现。这使我想起非洲的文化,在欧洲,独一无二的东西是受到赞誉的,而在非洲,如果我为你画了一幅漂亮的画,别人喜欢也想要一幅[3],他们会付钱让我画一幅与前一幅一摸一样的,画得越一样,他们付的钱也越多”。这难免会让人想起中国的一些艺术家,批量生产似的进行这种重复性,使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单一和枯燥。而杜马斯的作品面貌却不敢如此呈现,画中人精神层面的深入探索,使她的作品带给人们不同的触动,这种重复题材中的丰富性的完美体现也可看似是杜马斯在融合南非与欧洲的不同文化[4]。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