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彭德说:“批评界对吕澎操作方式的批评,我认为是合理的。但他擅长调动资本,能将不相干的人纠集在一起做彼此都感兴趣的事,同样值得赞扬。”
有291位艺术家,1000余件作品,耗资1800万元,“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从酝酿到展出,都让艺术圈兴奋、争议不断。
尽管号称新艺术展,歌德学院中国院长阿克曼看后却说:“谷文达的作品和80年代的谷文达没什么区别,陈丹青也是90年代的陈丹青。我没有感觉到我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时代。”
功成名就者都被归到文献展,艺术家展望说:“把我们放在文献展是不是我们都已经老了,成为历史了?”而看着艺术家成长的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则对方力钧开玩笑:“你现在成大师了。”
展览集齐了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四大天王,四大金刚除了蔡国强缺席,徐冰、黄永砯、谷文达都在。吕澎说:“单纯的放放烟火,是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的。”
谁在角逐利益?
吕澎对《南方都市报》表达了对青年批评家的失望:“他们因为利益,完全丧失了判断。我们请了20个青年批评家提名艺术家,每人提10个名额,最终交上来的有150多个艺术家,可见他们没有共同的价值判断,只是在混乱的标准中角逐利益,这是让我感到最失望的。”
实际上,主办者已声明展览本就带有销售目的,参与提名的青年批评家每人得到5000元论文稿费,而展览销售作品的收入,与青年批评家无关。
参与“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提名的刘礼宾看到报道很失望:“这次新艺术展的总体水平让人大跌眼镜,但把这样一个结果归结在年轻批评家身上有失公允。”他说自己绝非受到利益驱动,而是想借助展览平台,给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以鼓励。他提名的10位艺术家除了王光乐被纳入主题展,其他9位全落选。
鲍栋提名了杨福东等5位他认为已经比较重要的艺术家,以及5位将来会逐渐重要的艺术家。“名单公布,发现只有2位被选入青年展,另有4位归属主题展,还有4位落选。”而这个入选率已经相当高了。鲍栋说这个展览比期望的差很多,“如果策展人选择了每人提名中最好的2—4位艺术家,不至于是这个水准”。
青年批评家提名100多位艺术家外,另有100多位年轻艺术家趋之若鹜地自荐。“两位策展人的权重已占到了37%。”鲍栋说,“现在就等所有的名单公布,看看到底是谁在逐利。”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