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还有一张有喷泉的《返老还童图》(Fountain of Youth)。
缪:这幅作品表现了水的魔力,水能让我们暂时变得年轻。现代人忙碌一天,回家冲个澡便又精神抖擞了。
巫:去游泳,精神就回来了。
缪:暂时性地年轻了一下。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一到水里就会变得轻松快乐。是因为我们身体的70%都是水吗? 还是因为我们每个个体在生命孕育之初,就是为水所包裹?或者是其它别的原因?当然在原画里表现得比较极端一点:老态龙钟的人经过青春不老泉之后便焕然一新了!
当然,水也有其暴戾的一面,在《洪水图》(The Deluge)里。创造了生命的水又毁灭了生命。
巫:其实在所有这些方面,水都是跨文化的,在中国文学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比如大洪水和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国文化里还有些比较有意思的是水与人的性格之间的联系,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缪:“上善若水”也是说好的品格应该像水一样。
巫:或者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坏的品性也用水来比喻,比如“水性”。最好最差的品性都用水来比喻了。
缪:对,这也挺有意思的。
巫:我们再谈谈整个这组东西,除了水的作用,还有别的视觉上的表现。比如色彩上的表现,有的和原画有关系,如提香那张画,色彩鲜艳,非常明亮。有的不一定有关系,像乔托那张洗脚的,转换后的色彩与原画的关系不是很大,淡淡的蓝灰色虽然有点中世纪的味道,但和乔托不是那么有关系。你对色彩的选择是怎么考虑的?
缪:这组作品除了《赴刑图》(Carrying the Cross)外,其它作品中的人物模型都是没有服饰的。我考虑把形体设定为跟原画中的服饰接近的颜色,通过色彩来与原画取得联系。像在提香的《酒神图》(Bacchanal)中,人物的肤色分别是红橙黄绿等颜色。如果有人想考证为什么这人是红色?我就会说:原画中人穿的衣服颜色就是如此。这样比较抽象一点,可以避免马上进入到特定的语境中去,因为衣服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它能表明这是某个时代,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服饰。
在《返老还童》里则是另一种情形:用同一个模型很难表现从年老变年轻的过程,我就用不同颜色来表达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年老的人用较深较黯淡的色彩来表现,年轻的人用较亮较有光泽的色彩表现。从左到右渐渐变亮,寓意由年老变年轻的过程。我想这可能是更“美术化”的语言,但是我觉得比通过衣服、皮肤和毛发的变化来表达会更有意思一些。
巫:因此你的作品应该说是对原作的“再创作”,是吧?人物的性别、年龄、体质、身份的差别消失了,都用同一个模型。
缪:对,这样更好一点。
巫:你最近的这两组作品,《虚拟最后审判》和《H2O》,都使用了把你自己抽象化的同一个数码模型。而你以前的摄影作品中有一个以你自己为原型的雕塑模型。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两个阶段是否有某种联系?
缪:有关系。前一段作品里是雕塑的“我”,是存在于现实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是数码的“我”, 只能存在于电脑中,看得见但摸不着。但都可称之为“雕塑”,都和“我”有关系。
巫:所以你觉得第一个作品作为摄影来说,做的是记录现实;第二个作品则很不一样,使用的是digital Model, 是在电脑里做出来的,然后制成平面图像。由于这种不同,我们应该怎么称呼这第二组作品呢?是叫它电脑艺术(computer art)还是摄影?
缪:可能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如果认同软件里虚拟的照相机,认可这种在电脑里的拍摄方式,就不妨说它是photography里的一种;但这是很边缘的一种photography, 实际上与传统的photography不一样了。如果定义为photography不甚恰当,或许可称之为computer art或digital image, 这取决于从哪个点来看它。
巫: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成像方式,可以想象你也可以把这种数码形象发展为全息影像,完全变成一种幻视。
缪:也许很多东西还没有办法去明确定义,或者它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定义它的速度。在几个世纪以前,某个定义可以沿用几百年。但现在,几年以前的某个定义,在今天看来已不太确切。十年前用电子媒介做的作品,今天看来宛如中世纪的作品一样质朴。于是我告诉自己:赶紧做,埋头做,不管到底会做出什么。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用这些新的媒介总是可以做一些新的尝试的,肯定是值得去做的。
2007年9月6日 录制于北京人济山庄
原画作者及标题:
(1) Giotto: The Washing of the Feet,Cappella degli Scrovegni, Padua
(2) Michelangelo: The Deluge, Cappella Sistina
(3) Michelangelo: Genesis, Cappella Sistina
(4) Antonio and Piero del Pollaiuolo: The Martyrdom of St Sebastian, 1475
(5) Titian: Bacchanal, 1520-1521
(6) Pieter Bruegel: Kreuztragung, 1564
(7) Lucas Cranach d. A: Der Jungbrunnen, 1546
(8) Nicolas Poussin:Landscape with Diogenes, 1647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