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呐喊”到“后光头”时代的方力钧
0条评论 2010-08-24 16:21:09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作者:崔付利

“后光头”时代的方力钧

 

我之前从未参观过方力钧的工作室,也未曾系统、详尽的看过方力钧的系列作品和文献资料。由于工作的原因,去年方力钧在广东美术馆的“时间线索”展本应去参加报道的,但当时还对方力钧的认识和判断停留在过去式,我拒绝了前往广东美术馆的机会。至少当时我是以为,方力钧已经没有新的意义。

 

当我今天踏进今日美术馆的展览的那一刻,我第一感觉就是“我错了,我误解了方力钧!”虽然,方力钧的一些作品中仍然存在“光头”的形象,但可以看出,“光头”的图式已经不再是其艺术创造的主要内容,甚至他的“光头”形象、身体符号是为了其他因素而存在的,从过去的主要地位转向了衬托和“绿叶”。

 

方力钧近几年的作品,孩童以及动物的形象成为其作品中的主要语言,从画面语言传达给我的更多是关于“死亡”、“疼痛”、“疾病”,总之,这一切都与生命、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2008年春”作品中,画面中央是一个面露僵硬笑容的幼儿形象,孩童的眼眶深陷、身体僵硬,在孩童的周围错落有致的布满了棺材、尸体,虽然整个画面都与“死亡”有关,但它给人的感觉却不是悲痛、低沉的,甚至叫人感觉到温暖和幸福。这或许和方力钧高超的绘画技艺有着莫大的关系,那就是他对色彩语言的精准把握。虽然这是一幅巨大的黑白作品,但是隐藏在画面细节中的苍蝇、文字都小动物确实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可以说这幅作品是用多种色彩绘制的黑白巨制,整体和细节的把握天衣无缝,相辅相成。

 

\

展览现场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