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呐喊”到“后光头”时代的方力钧
0条评论 2010-08-24 16:21:09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作者:崔付利

在他今年还未完成的一张作品中更是完美的体现出了这一特点。在浩瀚的“灰色”海洋中,一艘轮船在海浪的冲击下,船首高高跃起,船首上身着五颜六色的“光头”们在振臂欢呼,周围还飞翔着色彩斑斓的海鸥和各种飞禽。而在静穆的海底,尸体安静的躺在并排有序的棺材里。整个画面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对比分外强烈。在色彩语言上,五颜六色的人群、五彩缤纷的飞鸟、灰色的海洋和尸体;在现场的气氛中,振臂欢呼的人群和静穆的尸体...这叫我想到温克尔曼在他早期著作中的一些名句:“希腊杰作的主要特征就是一种高贵的单纯和一种静穆的伟大”,“海的深处永远应留在静寂里,不管它的表面是多么狂涛汹涌...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是处在一切激情里面。”

 

方力钧的作品,越来越能带给我一种身临其境、一种真实的感受,甚至我能感觉到他画面中人物、动物的疼痛和挣扎。在他的一副作品中,画面中是我们所熟悉的光头背影形象,老鼠、文字正在啃叮着“身体”,光头的周围飞着成群的苍蝇和昆虫。此刻,我竟然犹如画面中的“光头”,“他”的疼痛竟然令我也不舒服起来。在他的作品“网”系列中,被困在渔民网中的鱼、挣扎在蜘蛛网里的苍蝇、被挂在铁丝网上的羚羊……当动物面临死亡的本能反应是如此逼真而强烈地跃于画面,在狂命的挣扎力求摆脱过后,相比之下,死亡确实那么的安静。一静一动之间把生命的脆弱与短暂鲜活的表现出来。在他的另外一组作品中,方力钧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主观再现,手拿药品的女孩、手术中的医生、手术后的病人、注入身体的药品……这系列小组作品更像是纪录片、摄影作品中的一个场景和片段,但方力钧却赋予了他们感情和生命,痛楚和安定。

 

\

方力钧新作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