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小展落玉盘:“中国式展览 ”显微图
0条评论 2010-09-29 16:21: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丁晓洁

 

当代艺术的“中国模式”之展览篇:

大展小展落玉盘:“中国式展览 ”显微图    

 

作者:丁晓洁

 

\

2008年的上海双年展

 

“大国崛起”的形象代言人——“中国当代艺术”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滥觞时期,198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现代艺术展”开启了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先河,这样的展览模式直到今天都还能够看到它的影子。按照常理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式展览”恰好走完它20岁的懵懂岁月并逐渐步入成熟期,在这二十年中方力钧、张晓刚、王广义通过栗宪庭等人的力荐陆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各类国际大展,并成为今日艺术圈内炙手可热的明星大腕。这也令今天许多仍然奋战在温饱线上的艺术家们羡慕不已,并笃信唯有参加了国际性的大型双年展才能获得“永垂艺史”的镀金门票。又如十年前蔡国强凭借其在第48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的作品“收租院”而一举拿下了艺术界的奥斯卡——“国际金狮奖”。在这样卓然成绩的笼罩下中国当代艺术界亦对自身的国际定位有了更加自信的定位,曾经在国际视野内一贯保守专制的国家形象被五花八门的当代艺术形式所覆盖了,而艺术家们的雄心壮志与投机分子们的心怀鬼胎则共同促成了当代艺术在今日瘟疫式的高速发展。而在这种膨胀式繁荣的激越表象背后,内部基础机制的紊乱以及商业意识形态下种种纠缠不清关系的错落与无解,也让那些不断地爆裂于各个艺术区内的大小艺术展览屡遭质疑,当我们在周末走进那些已具备游乐场潜质的艺术区时,在令人目眩的各色展览的推搡下,对于“中国制造”展览的感知也时常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在经历过眩晕与落寞的交替碰撞后,剩下的或许只有那些大展小展在跌落玉盘时发出的木然声响。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