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小展落玉盘:“中国式展览 ”显微图
0条评论
2010-09-29 16:21: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丁晓洁
改造历史展览开幕式
人人都是“策展人”约等于人人不是“策展人”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是“展览策划人”,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西文的解释中,“curator”通常是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盈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即常设策展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independentcurator”,通常译作“独立策展人”或“独立策划人”。独立策展人特指根据自己独特的学术理念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人,其策展身份是不隶属于任何展览场馆的专业人士。(中外交流第80期 作者:李红艳)而真正的策展人不但是展览的核心更是展览的“服务”人员。
曾经有朋友戏说,中国现在的策展人已经多到汗牛充栋的地步,798里十个路人中说不定就有一个是策展人。什么是“策展人”?这个身份概念被近年来的艺术媒体和艺术机构炒得异常火热,并在理论上呈现出神圣化的趋向。但事实上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规律”的理论似乎更能定义当下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策展人的定位与格局: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对于商业性的画廊来说本无可厚非,但被挂上“策展人”或“学术支持”头衔的一干文人却时常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去为一些本无太多学术意义的作品鼓吹起一个个非凡的“意义”泡沫,并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去言之凿凿的为每个展览寻找牵强附会的学术联系。
当策展人本应如十月怀胎般艰难孕育出的“展览话语权”被经济利益打散成母鸡生蛋式的量产化方式后,“策展人”身份的注水现象也日益成为影响展览品质的弊病之一。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