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正患上价格焦虑症
0条评论
2010-10-08 15:04:41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付春林
二、纷扰的现象背后是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的脚步
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令不少行家在大呼看不懂,一面是热气腾腾的拍卖,一面是冷瑟瑟的画廊业;一面是在聚光灯下那几个热得发烫的成功人士:即所谓的市场皇帝,一面是既狂热又失落的大批画界寒士,而现实的市场还在上一轮的行情中舔伤。
对目前拍卖的火爆我们应该有两种实事求是的解读:一是中国文化的价值正在被发掘与重新评估,资本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关注空前高涨,资本的试水行动已经进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艺术品价值的提升正在被投机因素所利用,甚至是绑架,过分关注与对价格的运作成了人们对艺术品市场的一种预期,媒体与不少机构充当了这种情绪的推手,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过程中极为典型的价格焦虑症。
一级市场冷的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每一个新行情期的出现都有一个因果传递过程,预期的出现往往最先体现在传媒及拍卖上,之后才会传递到一级市场,而后才是广大的艺术创作者,我们可以将今天的状态看作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是投机与预期推动了这一现象的发酵。这种可能性首先是缘于中国艺术品市场既弱且小,拍卖市场相对于流动性过剩的资金来讲,更是微不足道,一个小小的运作,就足以引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注意力海啸。画廊市场的过冷,让人增加了对这一过程的担忧。
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只是少数的几位明星式的艺术家在唱独角戏,后续跟进还未见有大的动静。为此判断目前还是传统的礼品市场在支撑时局,过分的聚焦是礼品市场而非多元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特征。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