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美育”的误区
0条评论 2010-12-09 16:02:1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强

\

张强

 

时至今日,蔡元培以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倡导“兼容并蓄”的北大校长的身份,挟“美育代宗教说”的思想贯穿中国的教育界,绵延流长,不绝于目前。以至于当代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根源于此,更有甚者,有的当代的研究者居然将“一切教育归于美育”(《再读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叶环 )。

 

那么,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1935年,答《时代画报》记者问)

 

在这个可以看出,美育主要指的是不同艺术门类:

 

音乐、雕刻、图画、文学

 

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

 

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

 

它可以达到如此的目的:

 

“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

 

尔后自然地想见世界大同的景象:

 

“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业余艺术爱好者”的美好愿望和天真的逻辑。

编辑:李璞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