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 泼墨山水
不久前,一只清乾隆官窑花瓶在英国拍出5.5亿元,再次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即使不是这样的“天价拍品”,一件品相完好、流传有序的中国瓷器也动辄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非一般藏家能望其项背……由于近年来瓷器的价格一再走高,收藏的门槛也越来越高,不少投资和收藏的人将目光转向了当代名人瓷。而一些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也将触角伸入了名家画瓷的跨界合作当中。
另辟蹊径玩瓷器
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瓷器越来越让他们“进退两难”:一方面,中国瓷器在各大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瓷器,价格倒是很有“杀伤力”,但不是在行内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绝不敢轻易下手。另一方面,媒体又在不断揭露瓷器造假的种种伎俩。
不过,艺术并不仅存在于某一个板块,热爱陶瓷的人总能发掘新的领域。古瓷玩不起,可以从新的入手,当代名人瓷因此日益受到关注。所谓当代名人瓷,就是指民国时期一批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和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来获得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名人的名作。
在名人瓷备受关注的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不仅止于几万元的价位,一些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的成交价不断出现,给名人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标杆作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第二块《三顾茅庐》瓷板画就以1300万元(含税)成交。这是继其《三顾茅庐》系列之一于2005年卖出150万元之后,再次刷新了单件艺术陶瓷成交价纪录,被称为“开创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千万元时代”的作品。该件作品的购藏者认为,当代艺术瓷有着巨大的升值空间。这种升值空间也源于当代陶瓷艺术巨大的创作空间。
其实,早在2004年的时候,当代名人瓷就开始活跃,并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据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总工艺师陈烈汉介绍,2006年至2010年,当代名人陶瓷的价格增长了10倍左右。而从市场占有量方面来看,不论是在礼品市场,还是在投资收藏市场,名人陶瓷的销量也在以30%的速度增长。
陈烈汉认为,当代名人瓷首先是工艺精湛。近两年,陶瓷艺术的水准超过了历代的水平。比如颜料、配釉等都趋向于标准化,同时,分工更趋细化,也使得工艺师可以集中精力搞创新。再加上烧成技术的提高,也促进了陶瓷走向精品化。名人瓷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可以保真,传统的陶瓷能在市场上流通的非常少,赝品可以说能占到60%,当代陶资则不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从价格发展和市场占有量的趋势来看,当代名人瓷将是一个长期走高并且极具潜力的投资收藏领域。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