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桷坪艺术节 为重庆市民打开艺术的窗口
0条评论
2011-01-25 13:12:47 来源:重庆晨报
谈担忧
应保护黄桷坪艺术原生态
邹跃进:每次来黄桷坪,我就多一份担忧。为什么呢?重庆城市发展太快了,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我就感觉到房地产开发的推土机正在向黄桷坪挺进。相对而言,黄桷坪的城市面貌,与重庆主城其他地方相比落后了许多,旧城改造势在必行。如果政府将土地出让,在开发商最大利益化的驱动下,我担心有着70年积淀的艺术生态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最怕“腾龙换鸟”赶跑了艺术之鸟。因此,希望重庆市政府在黄桷坪城市规划中,认真考量艺术原生态的成分,给艺术机构和“黄漂族”留足生存发展的空间。因为,这样的艺术生态不仅仅属于重庆,它更属于中国,属于世界。
杨劲松:黄桷坪的艺术生态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建议重庆市政府在对黄桷坪地区实施旧城改造之前,对黄桷坪的艺术生态进行详细的课题调研,通过绘画、摄影、声像、文字等现代艺术手段,原滋原味地记录下黄桷坪的历史记忆。
谈未来
期待有一套制度化程序
杨卫:据我了解,今年准备的时间相当仓促,许多地方都不是很完善。既然政府已经定下了要办好,就应该像北京798和宋庄一样,将艺术界和旅游、艺术品交易等紧密结合,作为一种节庆制度固定下来。要组织专门的常设机构,而不是临时组建的班子,招募一批专业人才,按照学术、运行、营销、统筹、后勤等业务板块分工合作,并且形成一整套可操作的标准化程序文件。
邹跃进:政府在投入上也要着眼未来,不能简单地用创造多少GDP来决定投入,要多从文化影响力和社会贡献方面去加大投入。这种投入有几个方面,诸如资金、人力和时间都很重要。像这样的一个艺术节,仅时间准备就需要3个月。资金就更不用说了,去年成都一个双年展,政府就投入了600万。
【编辑:李云霞】
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