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之前的所有文物禁止出境
去年本市文物专家配合海关查获179件
“文物能否出境不是用它的经济价值来衡量,而是主要看它本身的制造年代。”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的张旭科长告诉本报记者,按照国家文物局2007年公布实行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凡1949年以前(含1949年)生产、制作的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原则上禁止出境。其中,1911年以前(含1911年)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而根据1960年颁布的《文物出口鉴定参考标准》规定,1795年(乾隆六十年)以前生产制作的文物一律禁止出境。
对于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统计过一个惊人的数字,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中藏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而流失海外民间的中国文物几乎是馆藏数量的10倍。美国媒体透露,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其中20多万件精品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这些文物大多是通过走私方式非法运到境外的。
文物出境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程序,《文物保护法》对此有非常明确规定。张旭说:“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事前填写文物出境申请表,报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按照《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审核后,标明文物出境标识,发放文物出境许可证,经审核不允许出境的文物,由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登记并发还。海关查验文物出境标识后,凭文物出境许可证放行。如果没有事先到文物进出境审核部门进行审核而直接到海关申报,属闯关行为,海关会委托文物部门对现场查验的疑似文物进行鉴定,对查出的禁止出境文物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移交给海关缉私局,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尽管目前尚未有明文规定,但以此为据,经网络交易出境的文物同样受法律限制。
然而,因为文物有不可再生性,同时现在国家鼓励藏宝于民,人们有条件收藏,这些都导致了文物交易频繁,价格水涨船高,不法分子更试图借机带文物出境牟取暴利。张旭说:“海关的工作量太大了,一天要接几百票单子,面对的货品又是方方面面,文物工艺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过,天津海关对于文物出境的控制一直都是非常严格,对文物工艺品基本上是票票查验。”
去年一年,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的专家们前往天津海关配合鉴定52次,平均每周一次,总计鉴定了5000多件疑似文物,其中查获的1911年以前禁止出境的文物,包括瓷器、铜器、玉器、家具、杂项等共179件。
“另外,网上交易的单件文物有一部分是通过海关驻邮政办事处出境,海关查验后如需请文物部门鉴定,我们也会马上到现场配合。”张旭说,其实通过邮局走私出境的量不是很大,大部分走私文物都会混杂在集装箱内,40尺的集装箱放一件文物很可能会蒙混过关。“全国各地海关很多,但全国只有16个省市设有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有些地区快递出境检验不是特别严格,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这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