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廷峰:中国艺术市场没有贵族
0条评论 2011-03-25 10:28:44 来源:《艺术市场》杂志 

\

贾廷峰

 

贾廷峰身上的光环不仅仅是同时身为国内几大拍卖巨头的当代艺术顾问,旗下又兼有自己的画廊、杂志,而是在中国艺术市场做下了几回“第一次”拓荒的大手笔。包括第一次策划金融担保按揭艺术品拍卖;第一次策划安徽省中国名人字画拍卖会;在金融危机来到时进军中国最大的798当代艺术营地,第一次插上中国水墨大旗……远见卓识的眼光使他成为某些成名艺术家的首席艺术经纪人、策展人。和艺术市场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贾廷峰,到了几近知天命的年纪仍旧以无限创意与十足干劲立足江湖,其风范与作为被其他艺界大佬和晚辈后生们尊称为“老贾”或者“贾哥”。他是那种一贯坚持有据才有理,所见才所言,敢说不乱说,放料不放炮爱说实话的人,一语道破个中细微,从不与表象现实苟同的人。从《诚信的代价》到《拿什么拯救你-可怜的中国画廊》等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行事风格与人格魅力,以至于每篇文章都会招来无数读者的眼光,跌碎一地的眼镜片。所以如果我们想从中了解中国艺术市场的最真实生存现状,从一线参与者身上探寻我们距离“世界级”的现实差距,听老贾说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觉得这不是存在着什么样的差距的问题,而是是不是致命缺陷的问题”,贾廷峰一如既往石破天惊地开场,“中国艺术市场的问题已然不在是暗流涌动,而是跃然纸上了,一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会在不久的将来付出相应的代价,到那时就不是浪费与否我们大好的发展空间的问题,而是还能不能继续生存的问题。”

 

“现在我们谈艺术市场,首先想到的就是拍卖市场,坦率地讲目前我们的二级拍卖市场确实发展迅猛,在购买力和成交额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无论是从规范程度、人员专业素质、经营理念,甚至是最基本的诚信问题上,都客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且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我认为目前二级市场最大的问题是拍卖行自身的市场理念的问题,一味地比拼拍卖业绩,忽视甚至是无视上述问题。这样造成的艺术市场的‘木桶短板’,最终决定了我们在诸多方面照比国际市场的成熟与规范程度,相去甚远。”贾廷峰说。

 

“而如果从更宏观的意思上讲,‘谈艺术市场首先想到拍卖市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中国一、二级艺术市场失衡已久,这是我们距离‘世界级’最大的差距之一。”贾廷峰话锋一转,“在国外,一位艺术家要在一级画廊市场‘沉积’多年才能跻身二级市场,而一级市场要远比二级市场发达,有着最广泛的大众基础,几乎所有顶尖级的艺术品都在画廊里而非在拍卖市场,艺术家不可以自己卖画也耻于自己卖画,因为‘自主经营’不但要承担极其高额的税费,更重要的是‘失信于民’,没有画廊支持的艺术家几乎得不到藏家们认可,所以在国外,普通民众在直观上衡量一位艺术家的优劣,往往是看其隶属于哪一家画廊,而再看艺术家的作品。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也于我们自身发展的问题,中国画廊诞生至今也只有30年的历史,而国外则有百年积淀,这是一个短期内难以弥补的差距。”

编辑:admin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