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字体包含了不少情结。
被毛泽东称赞为“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的舒同,让舒同体在上世纪50年代红透半边天。书法爱好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直到2007年,还有舒同体的拥趸批评电视剧里日军的标语不该用舒同体来写。
舒同体题的报头多,不如报纸正文的报宋体多。1964年1月,北京新华字模厂字体设计室为《人民日报》设计了“641体”,也就是经典的报宋体。47年过去了,如今国内80%的报纸还是用它做正文字体。
发明姚体的中华书局聚珍部主任姚竹天,本来不懂书法,却写出了一个沿用至今的经典;“文革”期间的大字报、传单、标语、语录,成就了黑体字的天下,也使其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提起“为人民服务”,你的脑子里一定会浮现出毛体来,毛体永远是红色的象征。
在广州,每个书法家都想把墨宝留在地铁里。然而用书法写站名,在广州地铁二、三、四号线实行过之后,却就此打住。2009年年底开通的五号线,直接用上了热门的叶根友字库。地铁方面解释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换字,还有一种说法是,书法写站名虽好,人情关系却让地铁公司吃不消。想留名的书法家太多,从始发站到终点站,分都不够分。
世界上最传奇的字体
设计界有个说法:如果不知道用什么字体好,就用Helvetica吧。2011年以前,Helvetica可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字体。
1957年,Helvetica诞生于瑞士,它是现代主义的完美结晶,最令人舒服,彷佛就是为了准确传达字义而生。从政府机构到商业公司,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Helvetica是全世界各个领域、各种Logo的宠儿。
加拿大政府的联邦认证制度、纽约地铁、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巴斯夫化工公司、美国航空、宝马、JEEP、松下电器、英特尔、汉莎航空、川久保玲、Fendi、无印良品等企业的标志用的都是它。这款字如此传奇,英国导演Gary Hustwit甚至专为它拍了一部电影,就叫《Helvetica——世界上最传奇的字体》。
一些人心仪的字体,未必合另一些人的胃口。因为大家的出发点截然不同,你考虑的是纯艺术,我考虑的是纯商业,怎么勾兑?2010年年初,宜家的字体从Futura变成了Verdana,设计界很愤怒,指责用上了Verdana的宜家目录册看起来像最劣质的邮购品牌;2010年10月,美国服装品牌Gap换标,缩小了字体,遭到消费者一面倒的反对,只好作罢;2011年1月,星巴克干脆去掉了Logo上的字,虽说初衷是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太“咖啡”,但却被认为是去掉了灵魂。
设计背后,永远要问一问动机是什么,如果动机不够强大,你就说服不了别人,甚至说服不了自己。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