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愗介的田黄石《老子之鱼》摆件
一场成功的艺术品拍卖,本身就是一场艺术的盛宴。而人们的目光往往只聚焦在最终那个傲人成交额以及各种“天价”拍品的身上,却往往忽视了艺术品拍卖会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从最初的征集到后来的制作图录,从预展前的布展到最终拍卖会的呈现,从工作人员的培训到拍卖师的临场发挥,每一个环节都是由一系列的细枝末节所构成的。业内人士曾这样形容一场成功的艺术品拍卖会,“就像欣赏一场高水平的交响音乐会一样,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令人心潮澎湃!”不过,多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中国嘉德、保利、匡时等国内大型拍卖机构相比,福州乃至福建的拍卖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2013年福州艺术品秋拍“重头戏”即将悉数闪亮登场之际,记者日前采访了福州多家拍卖机构,试图还原艺术品拍卖背后的故事,揭秘一场艺术品拍卖会是怎样炼成的。
炼成记 1
拍品征集不亚于快男“海选”
根据即将开拍的福州三场艺术品拍卖提供的数据显示,福建国石是从上千件作品中精选了201件上拍;福建东南则征集了2000多件送拍品,最终只有760件上拍;而福建静轩本届秋拍的五个书画专场所推出的572件拍品,则是从征集来的近3000件送拍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这些数字背后,其实都包含着拍卖行“满世界飞”的辛苦以及与藏家沟通博弈的曲折故事。
回想征集“送拍品”的那段日子,福建京兆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国石拍卖负责人郑志宇感慨良多,由于是“半路出家”,郑志宇平时下属负责拍卖事务的工作人员仅有三个人,因此在征集阶段,很多事情都必须郑志宇本人亲力亲为,加上原定拍卖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郑志宇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有时候,我前一天下午看到送拍品的照片,第二天一早飞到北京看实物,经过几轮沟通确定起拍价后,当天又飞回福州,然后准备第二天飞香港,继续征集。”郑志宇说。
在征集的阶段,郑志宇几乎是“满世界飞”,除了北京、海外,还几度前往台湾、香港等地与资深收藏家沟通交流,并数次拜访福州、青田、昌化、巴林等地的雕刻艺术大家,只为了寻得一方“好石头”。
一位已经退出福建拍卖市场多年、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直言,“如果毫无标准,盲目上拍,则会给市场带来倾销压力,使整个市场出现混乱。在这一点上,其实国内的一些主流的拍卖行都做得挺好的,但是福建本土的拍卖行就另当别论了。”
“说白了就是有钱赚。实际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拍卖行业本身就是良萎不齐。有的拍卖机构可能从短线角度考虑,是冲着赚钱去的,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通通上,这样的拍卖会就只是一场闹剧。”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炼成记 2
一整天也未必拍得好一件艺术品
每当艺术品春拍、秋拍等拍卖旺季来临,竞拍人、收藏家们就带着几本大大的、制作精美的图录,如“飞人”般游走于全球各大拍卖会现场。
集珍文化产业联盟品牌总监李玉山,全程参与了本次东南秋拍的图录制作过程,他告诉记者,“拍摄艺术品不像拍人物景物,如何才能拍出艺术品本身的质感、意境以及艺术张力,是很考验功力的。制作图录其实就是拍卖机构专业度最直观的体现。”
“但是,也有一些拍卖行由于人手不足以及经费紧张等原因,选择了流水线作业的本土外包机构来制作图录,那么效果绝对会大打折扣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同时,在图录的设计和编排上也是很有讲究的。经常穿梭于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的何光锐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一开始会放一些“无底价”或者性价比非常高的拍品来热场,然后再在中间穿插一些精品,让高潮此起彼伏,而最重量级的拍品一般都安排在压轴时段或者夜场再“上场”。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一些主流的拍卖行一般都会选择到深圳的雅昌进行图录最终的印刷调色工作,而他们看重的就是雅昌的专业精神以及服务的完善。
而福州很多艺术品小拍的图录制作则选择在本土的一些文化传播投资机构进行制作,其制作的粗劣、拍品的失真,让不少买家看完图录就没了兴趣,连预展都不愿意去瞧一眼。
炼成记 3
确认拍品真伪没有比这更累人
根据《拍卖法》第61条第2款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一免责条款一直被收藏家所诟病,而一些拍卖机构往往拿着这把“尚方宝剑”,随意上拍,也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难道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的就是一匹脱缰野马,让其放任自流吗?
不过,在福州,寿山石的拍卖却一枝独秀,只要拍卖当代寿山石,就必须要保真,这几乎已经成为拍卖机构切入寿山石专场拍卖的“潜规则”。
在今年福州本土的秋拍上,有家拍卖行甚至做了一个公开的承诺,那就是拍卖会所有拍品经专家把关,材质、作者均为图录所示,如果竞买者发现有不符之处,一个月内持有效证件可以全额退款。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国内,能对拍品材质和作者都进行这样承诺的拍卖行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福州本土一位鉴赏专家张先生由于和多家拍卖行负责人相熟,经常被邀请到艺术品拍卖现场进行鉴赏。但是在多次鉴赏过程中,张先生惊讶地发现,一些本土的艺术品小拍常常出现“假货”的身影,而即使是“真”的艺术品(即物有所值的、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比例甚至不到全部拍品的一半。
炼成记 4
拍卖前须集体考试考不过要“重考”
拍卖会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与否,对拍卖会能否成功举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从拍卖前半个月里,拍卖机构都要组织工作人员以及临时从高校聘请的学生进行一场集体“考试”,考不过的还得“重考”。
记者从东南拍卖了解到,所谓考试是采取随机抽取选题的方式,除了关于本届拍卖会的所有细节(包括拍品数量、具体场次名称以及重量级拍品的情况)之外,还包括现场礼仪等各种有关拍卖会的专业知识。“如果回答不上来,就把题目再放进去,让别人抽,大家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集体复习的一个过程。如果连续几道题都回答不上来,那么就得重考了,刚入职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我就‘挂’了。”东南拍卖的工作人员林小姐告诉记者。
此外,在拍卖会开拍前的预展布展工作也是很关键的,比如一个茶壶如何摆放,那个篆刻印章该如何体现其艺术价值和张力,都很考验拍卖机构的功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时候在预展过程中,还要听取藏家、艺术家的意见,不断调整,力求做到完美。而预展接待工作也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一般预展时间基本上是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左右,但是如果一些客户说要晚上十点来,那么负责的客服等相关人员还是得等到那时候。”福州本土另一家拍卖行相关人士这样介绍。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