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美术馆馆长朱迪
让世界了解中国
2000年前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面临着尴尬情景:很多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艺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再环顾整个西方艺术界,中国只有仅仅一小部分艺术家被熟悉或认可,其他大量的中国艺术家却不被西方所知晓,他们印象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更多的是停留在2000年以前的作品。王智远在介绍中说,西方很多展览组织者并非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们的收藏宣传和展示的还是十几年前那些“政治正确性”为首要的艺术品,形成这种情况主要是西方人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变化了解甚少,仍然只对“政治”性的作品产生兴趣;其次,西方藏家过去买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为了使其作品升值,他们利用自己的能力在媒体上疯狂炒作,再把这些以高价传给没有什么判断力的新产生的中国首富们。朱迪强调很多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等方面做得很好,并不差,他们觉得有义务让更多的中国艺术家被世界所了解,并声称这些艺术家应该获得与西方艺术家相同的待遇。
朱迪表示白兔在悉尼的开放,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普遍认可。在公众的参与方面,她从第一个展娓娓道来,在白兔做第一个收藏展的时候,参与展览的观众各个层次的都有,有年长者,有退休的,有学校学生,有华裔孩子等等。第二个展开幕的时候来了很多华人。很多国际观众来到了,像古根海姆美术馆代表团,纽约现代艺术馆等,很多从中国去的艺术家说,很多艺术家的名字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找来的,都为此感到惊讶。白兔美术馆得到了悉尼人的认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的认可。
收藏定位:专注2000以后发生的作品
2000年对朱迪和王智远来说是他们开始思考建立一个严肃收藏的时期,同时,2000年对全世界人来说又是一个转折点。从世界范围看,2000年是一个西方人所兴奋的新千年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点,2000年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如星星画展、85新潮、89中国当代艺术大展、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流派都曾盛极一时,也都被艺术史所肯定。改革开放中的艺术家面对的是“后文革”对“文革”的清算,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及中国加入WTO加速了社会化进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也逐渐被市场化,以金钱为交换条件的新环境消解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度,艺术家创作的原始冲动也发生着变化,他们面临着更加负责的社会情境,如环境污染、拜金主义,市场和艺术、本土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和现代,贫富悬殊、自我意识的困扰等现状。中国当代艺术自2000以后进入了一个无序的、丰富多彩和充满活力的时期,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在没有新的艺术流派参照的情况下,艺术家为什么要去创作这件作品以及创作的动机是什么?而白兔收藏所关注的就是这些社会的和艺术环境所带来的艺术上的反应。
白兔收藏有自己的选择时间段,其着眼点是现在的,此时此刻的,正在发生的。并非否定过去的艺术现象,其收藏更加关注作品的质量,这是对新的艺术家创作的鼓励,“今天判断一件好作品的前提不必是政治的正确性为首要参照,艺术家更加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这本身就是艺术家创造力的解放”。他们更愿意收藏那些在2000之后的,相对于过去,相对于西方,相对于发达国家,在中国发生的哪怕是有一点点新意的作品。
白兔藏品来自完全不同层次的艺术家,有一半是很有名的艺术家,但还有一半是没有名气的艺术家。收藏对他们来说只关涉作品的优劣,而对艺术家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不感兴趣,朱迪说“如果一个艺术家一生能创作10件自己满意的作品,那他就很圆满了。在我看来,当今世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生能创作出多少作品来,一生创作的作品可能留在世上的也就那么几件而已,其他的都不会被提起。”其次,白兔收藏中,有40%的作品时女性艺术家创作的,他们并不是刻意地去追求一个性别,而是完全靠艺术作品的品质。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