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oogle Art Project”(谷歌艺术计划)在艺术爱好者之间风靡——足不出户就能看遍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最特别是,还可以看到以往从未近距离看过的细节。《星尚画报》独家专访了“Google Art Project”的创始人Amit Sood,他不但讲述了这个创意的来源,还有更多真实的博物馆之夜的有趣故事。
小推车推进博物馆
当鼠标无限制地放大凡-高的《星夜》,70亿个像素逼真地呈现你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节时,你是否会震撼无比?
是的,这就是Google的“Google Art Project”(谷歌艺术计划)——只需在鼠标滑动、选择之间,就能以最佳角度欣赏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名画,甚至还可以放大每一个局部。
与Google合作的博物馆都是世界顶级博物馆,包括法国凡尔赛宫、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德国柏林老国家画廊等17个知名艺术博物馆,超过1000件艺术品网罗其中。从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到奥菲利的《女人,请别哭泣》、塞尚的后印象派作品,以至拜占庭时期的圣像画作。从凡尔赛宫的天花壁画,到古埃及神殿、以至惠斯勒和伦布兰特的名画系列等,多不胜数。
技术让艺术变得没有距离。
你可以一边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一边登陆www.googleartproject.com,就可尽情浏览世界著名博物馆。不但想逛多久逛多久,且面前也不会挤满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另外,信息页面更可让你了解到艺术品的更多数据、寻找有关艺术家的其它作品,以及观看相关的YouTube视频,对画作进行评论,建立个人的艺术收藏,还可以随时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而与在现场欣赏最不一样体验是,名作上一些平常难以细看的细节,在这里突然变得清晰。如小汉斯 荷尔拜因的作品《商人乔治 吉斯泽》中的拉丁对句,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
技术也让艺术数字化。Google通过高分辨率或10亿像素的图像拍摄技术,拍摄数码图像,令作品的精彩细节得以重现。像《商人乔治 吉斯泽》,图像的分辨率极高,包含约70亿个像素。
所有的艺术作品在这里都可以量化为一个单位——像素,除了《商人乔治 吉斯泽》等17幅由17家博物馆各自选定的一件作品,其他的1000多幅作品,也同样有着极高的分辨率。再加上度身定造的缩放检视器,艺术爱好者可以探索一些可能以往从未近距离看过的细节。
编辑:成小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