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廷峰论中国艺术及市场
0条评论 2011-06-10 14:22:46 来源:书画研究 作者:许华新

记者:很多画廊都是平平淡淡做一些重复的工作,您要推崇品质高的东西,而画廊要生存,藏家怎么样能看懂这个东西呢?

 

贾廷峰:还是有人懂,还是有人能看得出来。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有难度,才有挑战性,做了才有意义。

 

记者:西方当代的东西您也做了,传统的也做了,这两种艺术家的运作模式是不是要区别开来?从您的经验来说主要区别在哪里?

 

贾廷峰:区别大了。跟油画家,跟西方一些艺术家打交道,他非常讲究具体的细节、规则,人情因素要少一些。跟国内艺术家打交道,他注重规则以外还注重人情、情意。我现在签的艺术家,人品不好不做,因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一朝他成熟了,就不跟你玩了,岂不是很伤心?要有良好的个人品格,有友谊,有原则,两个都要,有什么事说清楚,这样比较能走得远一些。西方在于它的制度,条约,西方人讲究契约,中国人讲究情意,而这个情意很难量化。

 

记者:我就想先做一个简短的介绍,然后全面地把您在艺术市场的经历进行概括,先做个总体的,然后根据您的一些文章去分析,不断地去扩展。

 

贾廷峰:我倒是想要给收藏界一些建议,提醒收藏家一点,市场越是火爆的时候越要注意,不要盲目跟风;要做足功课,光有钱没有用,你得对美术史、中国美术市场有一个充分地了解;还有就是要自己喜欢,要真正喜欢,单纯地把艺术品倒来倒去也有风险,有很大风险。

 

记者:但是在国外,有一些藏家会盯住一个画家,比如喜欢毕加索的藏家,他可以从别的藏家手上拿到毕加索各个时期的作品,但中国缺少这样的藏家和艺术机构。

 

贾廷峰:我现在就在做这个事情,我买画一定要知道卖家的档案,要签合同的,哪张画在几年之内不能卖,有编号的,三五年内不能卖,然后我随时举办大展,随时跟你借,这就是当代画廊的模式,它跟传统画廊不一样。

 

记者:这对培养一个藏家是非常好的。收藏一个画家,甚至是收藏一个画家的生平,这样价值和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贾廷峰:当然了,这是真正的收藏。  

 

记者:身为一个画廊的经营者,您想对画家说点什么呢?

 

贾廷峰:我很羡慕画家这种职业,一个真正的画家太了不起了,他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的传播者。我认为他要有这种责任感,要么不要当艺术家、画家,走上这一路的艺术家要忍得住寂寞,要有一种良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是艺术家,是美好灵魂的载体。所以他要认真地对待自己,首先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对得起自己的藏家,对得起自己的粉丝和传播者。

 

记者:您选择签约、合作的画家,肯定有自己的标准,您认为的好画家,得有哪些标准呢?

 

贾廷峰: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现在签约的几个画家里,五个就有四个是修佛的,没有信仰的人我几乎不敢打交道。从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没有信仰的人太可怕了,他们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事都敢做,背信弃义,反复无常。

 

记者:首先第一点是要信仰。

 

贾廷峰:一定要有信仰,做人要真诚,朴实。这个很重要。这种东西为什么那么重要,实际上他的人格跟他的画是完全融为一体的,人、画是一体的,不会是分割的。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一打开画我们都能看出来。你的修养,你的品格有多高,你的艺术才有可能走得多高。如果你这样都没有,别的则无从谈起,一切都是“技”,在“技”的圈圈里打转,所以人是第一位。

 

另外一个还要有一个精神——坚持不懈,追求艺术的精神。此外,尽量还是跟一些好的艺术机构合作。不然你既是画家,又是买画的,又是宣传画的,什么事情都是你一个人干,未必能做好。术业有专攻,行业需合作,事情才能做得更好。

 

编辑:成小卫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