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劳申伯格的波普时代
0条评论
2011-09-14 15:13:49 来源:信息时报
2006年《日落车厂》
波普艺术的渊源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为Popular的缩写,意即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于1952~1955年间,由伦敦当代艺术研究所一批青年艺术家举行的独立者社团讨论会上首创,批评家L-阿洛维酌定。他们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这一思潮发展的艺术家是R.汉密尔顿。1956年,他在首届“这是明天”的个人展览会(惠特彻派尔画廊)上陈列出握有“POP”字母的网球运动员的拼集作品。这幅作品成了波普艺术的一面旗帜。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E-保罗齐、J-蒂尔森、D-霍克尼、R-B-基塔依、R-史密斯、A-琼斯。
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美国波普艺术家声称他们所从事的大众化艺术与美洲的原始艺术和印第安人的艺术类似,是美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1965年在密尔沃基艺术中心举办的一次 波普艺术展览即以“波普艺术与美国传统”为题。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是:J-约翰斯和R-劳申伯格,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A-沃霍尔、J-戴恩、R-利希滕 斯坦、C-奥尔登伯格、T-韦塞尔曼、J-罗森奎斯特和雕塑家G-西格尔。集合艺术和偶发艺术一般也认为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
【编辑:陈耀杰】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