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1秋拍夺目生辉
0条评论 2011-10-18 11:41:00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王铎与傅山的作品,因为其非凡的魄力与超越时空的现代感而受宠于当代。本场我们征得几件王铎的行草立轴同样是难分轩轾的精品。傅山书法,此次征得一卷他写给好友戴枫仲的《太原三先生传及论治学篇》长卷,洋洋洒洒数千言,精力弥满一气呵成,字字珠玑美不胜收。三百年来从戴氏到山西巨富渠氏,二家数代相传守而勿失,故保存精良,绢墨如新,是一件享盛誉于宇内的名作,自会夺人眼目,让藏家艳羡不已。

 

近现代书画部分将隆重推出900余件精品佳构,除将再次与古代书画联袂呈现“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外,及继续以往倍受藏家青睐的“四海藏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拍外,还将呈献多个精心策划的专场,包括:“万紫千红总是春——新中国水墨探索之路”、“渡海前后——张大千、溥儒、黄君璧精品集成”、“东来图画——日本散珍集萃”、“望山堂藏画”、“蔗园藏画”、“食筍斋藏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为藏家提供更广阔的收藏选择,打造中国近现代书画的顶级盛宴。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近现代书画部分将汇集陆俨少、谢稚柳、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何海霞、程十发、于非闇、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吴昌硕、亚明、魏紫熙17位书画大师重要作品38件,精彩纷呈。选件标准并非立足于大名头和高价格,而更加看重作品自身的艺术品质,稀有性和重要性,力求拓宽藏家之收藏视野与深度,树立市场价值观念。

 

齐白石1931年为著名碑帖鉴赏收藏家文素松所作《山水册》(十二开)为今秋最为重要的齐白石力作。作于1931年秋,共十二开,每开34.5×35厘米。(根据其中《朝阳》一页的题跋中说:“此册廿又四开”,目前所见是其中一半,另一半不知落在何处。)此册自署标题者八幅,即《朝阳》《放牛图》《苍海烟帆》《阳羡山水》《月明人静时候》《雨后》《荒山残雪》《柳浦秋殅》。未署标题的四幅,根据内容可命名为《古木寒鸦》《菏塘游鱼》《沙渚鸬鹚》《山上人家》。画白石老人目之所见,山水构图、造型不落俗套,笔墨简洁,粗中有细,拙中有味,堪称齐白石写意山水的问鼎之作。《喜马拉雅灵鹫》是徐悲鸿大师的巨制,1941年在槟城应挚友“兰庐”主人之请而作此画。幅内灵鹫神态逼人,气势雄伟,尽显王者气派。《落花人独立》为徐悲鸿爱徒,“雾明楼”主人费成武和张蒨英夫妇旧藏。与徐悲鸿一贯刚强坚毅的仕女造型大相径庭,身傍双燕比翼翩翩,极富浪漫色彩,恰如他挚爱的学生。《佛头青》姊妹篇《泼墨紫》为张大千最喜作工笔重彩牡丹之一,不仅画出紫色牡丹艳丽神秘的高彩度特质,更表现出枝叶的转折向背,以及牡丹生长的自然意态。同时,受敦煌藻饰图案的影响,画作框缘以花卉图案绘作边饰,相得益彰。吴冠中《罗汉居》(1988年)乃六尺整张巨制,以半抽象手法写苏州甪直保圣寺罗汉像,长线条游走驰骋,不受拘束地纵横交错,气势雄浑,笔力豪强,为画家创作高峰快意之作。林风眠盛期仕女精品《五美图》用典雅的色泽捕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由姿情和气质传达出东方女性的温柔闲雅、清淡秀媚、如诗如梦。

 

私人收藏向以品质精良、来源可靠倍受市场追捧。今年秋季,多个重要私人收藏汇集嘉德近现代书画拍场,包括唐弢藏书画,王新衡、章贤钫藏张大千精品,捷克美术史家海兹拉尔藏齐白石佳作,日本藏家伊藤旧藏专题,以及来自北美地区的“兰庐藏画”和“味辛轩藏画”。

 

唐弢为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收藏极富,“唐弢藏书画”专场不仅有郭沫若、赵朴初、郑振铎等知名文人赠与唐弢的墨宝,更有极其难得的齐白石《花卉草虫四屏》,为解放初期托请与白石先生私交甚厚的吴祖光先生专门从白石老人处求得而来的。

 

王新衡早年投身国民党军政界,七十年代末起,王新衡与张群、张大千、张学良因定期聚会,轮流坐庄而被称作“三张一王转转会”。王新衡所藏张大千山水品质极高。“王新衡、章贤钫藏张大千精品”专题将上拍张大千1967年为其所作泼彩精品《山居图》,从中可领略大千将石青当做水墨自如运用之化境,识者重之。章贤钫为知名票友、京胡收藏家。因张大千对京剧十分酷爱,与梨园界交往密切,常以书画相赠。其1973年画赠章贤钫的《粉荷》,赋色典雅,笔墨酣畅,确是佳构。

 

“捷克藏画”为捷克汉学博士,中国美术史家海兹拉尔先生旧藏。海兹拉尔曾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研习绘画,极嗜白石画艺,曾获老人绘画相赠。他返国后专事中国书画研究,著作等身。其1970年编著的《齐白石》是欧洲最早出版专题研究白石的著作之一,汇集当地公私珍藏作品138帧,该书亦推动了欧洲对白石作品收藏的风气,因此被奉作经典。本次上拍的齐白石《芦雁图》为海兹拉尔先生1952年购于北京荣宝斋。上世纪50年代初海兹拉尔先生在北京大学求学结识现在的妻子李玳君,为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特意选购齐白石的《芦雁图》,幅中一双芦雁相互依偎,似低语诉说,以此作为见证二人爱情的纪念。

 

伊藤为雄,日本早期收藏齐白石作品的重要藏家。白石作品最早为日人赏识,许多渡海涉洋至北京求画,其中在华日人更争相订制,伊藤即其一。参考目前传世画迹,两人认识应于1927年,至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齐老闭门谢客。在此期间,屡见白石写给他的书画。虽属买卖交易,白石却倾力为之,毫不马虎。因而目前所见之“伊藤”上款画作都是齐老的重要作品。“伊藤藏画”系列中,最珍贵者,当属齐白石1925年题赠伊藤的水墨山水《岱庙图》。题材虽取自明人沈周,却能汲古出新。幅中,近景松树,中景庙宇,远景山川,造型明显简化。画家纯以水墨勾染,不施皴笔,不着一色,笔墨果断苍浑,整体上的豪纵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为齐氏写意山水之精品。此外,《齐白石致伊藤为雄信札》堪称秋季近现代书画最特别的拍品。信札共27通,时间跨度大约从20年代晚期至30年代中期。信中,老人对伊藤的称谓由最初的“先生”变为“仁弟”,可见二人交情的逐渐深入。信函内容极其丰富,当然多与订画有关,从中可窥探齐白石的个人志趣和艺术追求,以及当时齐老作品的市场行情,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字里行间透出的齐氏独有的诙谐与机智,以及对友人的情意与关怀,更向世人勾勒出一个生动丰满的画家形象。

 

“兰庐藏画”:“兰庐”主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南洋素有“孟尝君”之誉,受其相助的文化界人士不胜枚举,有张大千、赵少昂、杨善深等。上世纪40年代初,徐悲鸿在槟城亦得当地著名侨领“兰庐”主人的鼎力相助。徐悲鸿自述其从未遇到如此的温馨愉快,是其此生“沙漠中的绿洲”时期。“兰庐”主人屡次命题,悲鸿大师逐一赋画。“兰庐”主人的后代,自小受到浓厚的艺术熏陶,人才辈出,精于鉴赏,雅好收藏。嘉德幸得“兰庐”主人寓居美洲后裔慨然释爱,从家珍中拿出数幅徐悲鸿大师精作及其他现代大师精品参与此盛,希得藏家共赏共享。

 

“味辛轩”主人为一代收藏大家,在中国明清官窑收藏领域,蜚声中西。在解放初期,也曾在香港为重要文物回归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次秋拍“味辛轩藏画”上拍张大千、黄君璧、章士钊等近现代名家法书绘画精品十余件,全部得自作者本人之馈赠。其中张大千1935年作青绿山水《秋江闲钓》,瑰丽堂皇亦不失清幽之意境,确是大千经意之作。

 

“万紫千红总是春--新中国水墨探索之路”专场以“山河壮阔”、“神采焕然”、“繁花锦禽”为题,力图呈现新中国水墨在山水、人物、花鸟三个方面的多元面貌,亦向藏家提示系统全面的收藏可能。

 

新中国的山水画创作,李可染无疑是个中翘楚。此番上拍的《丹霞枫林》可谓是新中国山水创作的代表。整体性极强的意象和色彩调性,冲击视觉,猛撞心灵。此幅兼具雄浑豪迈与浪漫巧思,为画家一生中的重要创作。此外,唐云《大石游记》、李可染《革命摇篮井冈山》、钱松岩《昆仑》也为亮点。

 

建国后,石鲁对长安画派的崛起到直接的作用。他强烈的精神性、人格化的山水为新中国山水画开出一派生面。《华岳苍龙岭》是1979年“石鲁书画展览”的画册封底,为石鲁画赠郭琦的精心之作。郭琦与石鲁同乡,原为西北大学校长,二人为好友,多有唱和。《华岳苍龙岭》充分彰显了石鲁的艺术境界。石鲁从60年代形神兼备地表现对自然的深情感受,到70年代把山水人格化、理想化的升华,代表着他的山水画艺术探索的最高境界。

 

黄胄是新中国人物创作的重要代表,《飒爽英姿》描绘驯马的女骑手,笔墨酣畅淋漓,造型生动准确。骏马前蹄腾空而起,马背上的女骑手神态怡然,草原气息扑面而来。《迎春花开》写深入边疆的红色医疗队,医疗队员与少数民族同胞融洽相处、其乐融融,画家以其准确的造型能力和严谨的构图布局能力,将整个场景调理地井井有条,足见画家处理复杂场面的巧心匠思。

 

云南写生让海派画家程十发脱胎换骨,他不禁创作出了精彩的连环画作品,其人物造型也因此凸显出强烈的个人面貌。《瑶山春》尺幅硕大,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地域风格,此画也是画家珍爱之作。此外。叶浅予《新疆风光》、潘絜兹《长白牧笛》也值得关注。

 

新中国的花鸟画从传统花鸟画中脱胎而来,更加强调了写生和对色彩的运用,与民国以降的纤弱之风,适成对比。李苦禅和王雪涛作为白石弟子,延续了齐白石的写意画风;关山月和董寿平一南一北,都以红梅名世,此次均有代表作上拍。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