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及雕塑
此次中国油画及雕塑部分将为藏家献上4几专场共300件作品,众星云集。
西藏题材力作《晨祷》、音乐题材精品《夜笛》相信会再续陈逸飞春拍强劲势头。《晨祷》是陈逸飞藏族风情系列中一件十分卓越的作品。这件作品尺幅巨大(200×200cm),描绘了五个藏民在清晨聚首诵念经文,祈求平安的场景。作品运用了陈氏典型的电影镜头式构图,以及辉煌的戏剧性对比色彩,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下充满了神秘的崇高感。此作完成后多次参加由Marlborough艺术公司、上海博物馆等各方举办的陈逸飞个人展览,并有权威发表。陈逸飞的音乐题材《夜笛》,显示了他最标志性的绘画手法:采用近乎炉火纯青的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以及精细的厚彩磨砂技巧把音乐演奏家浓密的秀发、自然的肤色、专注的眼神和乐器描画得栩栩如生。
写实画派作品依然强大:艾轩的《秋风》和《荒原沉寂》、陈衍宁的《清露晨流》、杨飞云的《晚宴》、郭润文的《梳妆》和《橡皮树下的女孩》、何多苓的《窥视》和《女肖像》、庞茂琨的《音乐的魅力》、朝戈的《风景》、张义波的《午后阳光》、刘孔喜的《青春纪事之八——融雪完达山》等写实画派艺术家均有力作呈现。
中国第四代中青年写实画家也将有佳作亮相,如:罗中立的《故乡老院》和《磨刀》,韦尔申的《虔诚的心》和《白猫》,刘仁杰的《牧歌》,陈丹青的《山水与春宫》、《女教师》等作品。
此次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的阵容值得期待。其中,徐悲鸿传世佳作《珍妮小姐画像》与素描精品《孙多慈像》值得关注。《珍妮小姐画像》是徐悲鸿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画中女子珍妮小姐为当时星洲名媛。这幅肖像是其男友——当时比利时驻新加坡之副领事勃兰嘉委托徐悲鸿而作。勃兰嘉、珍妮小姐本人对其均喜爱有加,徐悲鸿本人对这幅画作也十分满意。
吴作人现实主义巨制《金色的海洋》与早期花卉精品《芍药花》同样值得期待。吴作人的油画作品多收藏于吴作人基金会,市场流通十分稀少。此次上拍的《金色的海洋》创作完成于1956年,尺幅巨大(138×235cm),著录繁多,为吴作人50至60年代一幅难得的重要巨制。《芍药花》创作于1937年,曾为中国嘉德2004年秋季拍卖会“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接受捐赠作品”专场封面作品,亦为吴作人一件难得的早期花卉精品。
常玉《绿底梅花》则典雅别致尽显大师风范,创作于60年代,将中国水墨画中常用的线条与空白,套入西方的空间结构,既有中国盆景的优雅古朴,又有西式瓶花的谨严奔放,两者自然结合,浑然天成。该作品流传有序,权威发表及重要展览众多,曾出版在大未来画廊多本重要常玉画集中,足见此作的重要性。
李超士《吊兰 》为刊登于《李超士画集》第一页的作品,流露出十足的古典气质,十分难得。此次上拍的两幅人物肖像作品《农夫》和《少女像》也值得关注。颜文梁风景组画《西湖四景》创作于20年代,为颜文梁早期杰作。此次上拍的另一组颜文梁佳作《春夏秋冬》,创作于70年代,是其晚期杰作。《一九二九年西湖》是关紫兰的一件传世佳作,来源可靠,流传有序。此作也是市场上出现的关紫兰创作年份最早的作品,珍贵难得。此外,许幸之作品在市场上及其罕见,此次将有两张佳作《钢铁森林》、《浣洗女》同时出现。
此次还有“贯通中西――林风眠和他的学生们”专题,集结了林风眠及其弟子们的精彩佳作,试图呈现他们在绘画领域中西融合的轨迹。其中赵无极的《蓝色小船》、《19/10/2001》、朱德群的《无题》、吴冠中的《夫人朱碧琴画像》、《红莲》、《迎接普选》、《京城一隅》值得关注。
“艺为人生: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单元汇集了: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和《孙多慈像》,张安治的《普陀山一景(孤松)》,李宗津的《艺术城的德巴广场》和《再见,中国的朋友》, 孙宗慰的《持烟斗的自画像》和《嘉陵江上》,萧淑芳的《鳜鱼》;吴作人的《青岛海滨》、《芍药》、《金色的海洋》,文金扬的《静物》,冯法祀的《碧云寺》,戴泽的《女军医》,罗工柳的《潇湘女孩》等作品。其中《持烟斗的自画像》是孙宗慰人物肖像题材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其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此专场还呈现了其他中国第一代油画家如方君璧、汪亚尘、秦宣夫、常书鸿、吕斯百、周碧初、朱士杰、黄显之、关良等;以及其他中国第二代油画家:胡善馀、林达川、沙耆、费以复、孙云台、周大集等艺术家的精品佳作。
当代艺术部分,由蔡国强巨制《光轮:为中央公园作的爆破计划》领衔。这件在中央公园上空完成的爆破计划由烽火台、光轮、白夜三部分组成,以纪念中央公园成立150周年。后古根海姆博物馆及Asia Society and Creative Time分别发行出版物,收录了此件作品。
周春芽早期成名力作《剪羊毛》也将现身。《剪羊毛》参加了1987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当代油画展,参加这个展览的都是当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作,比如,罗中立的《父亲》《春蚕》、陈逸飞的《踱步》、吴冠中的《江南小镇》等。这也是中国油画家第一次集体在美国发出自己的声音,展览当时引起巨大反响。2010年6月,此作又隆重展出于上海美术馆举办的“1971-2010周春芽艺术四十年回顾展”。
一批出自欧洲藏家个人私藏的当代作品也将亮相此次秋拍。此藏家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深入,其收藏囊括了国内热点当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对作品的选择专业且谨慎,个人收藏脉络清晰。如王广义《大批判——POP ART》、岳敏君《草原赞歌》、刘野《天使之家》、刘小东《江泽民像》,均为艺术家的典型题材及符号,创作年代则在上世纪90年代与2006年之间。
当代艺术部分除了这批欧洲私人藏家藏品外,还有如石冲的《物语》、曾梵志的《艺术家与批评家》、丁乙的《十示 97-40 and 97-41》、周春芽的《绿狗》、夏小万的《梦想》刘炜的《风景》等精品呈现。
雕塑部分,继今年春拍后继续推出雕塑精品专场。田世信的《回娘家》、李象群的《阳光下的毛泽东》、隋建国的《上海浦东》等均为艺术家上乘之作。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