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秋拍截面剖析(当代艺术)
0条评论 2011-12-29 10:16:17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刚罡

一年一度的秋拍大戏即将拉开帷幕,各大拍卖公司全力以赴,期待为几个月以来的辛勤忙碌画上完美的句号。而大小藏家更是早早计算好了时间,游走于如火如荼的秋拍预展之中。香港苏富比秋拍后一些业内人士的担忧在汹涌的人潮面前似乎显得有些多余,至少艺术品市场在表面上的繁荣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拍卖行和藏家们得以逐步调整自己的征集、投资、收藏策略,促进拍卖市场向更理性、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拍卖行负责人和资深业内人士大多对此次秋拍充满信心。中国国家画院前副院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顾问赵榆认为,今年秋拍的形势现在看起来,还是春拍好形势的延续:“2011年春季艺术品市场达到了高峰,这一高峰影响到秋拍怎么去延续这个趋势,我认为秋拍总的趋势是在一个较高的平面上发展的,不会低下来,这是看到秋季拍品后的结论。”他认为,从10家大拍卖公司征集的情况来看,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艺术、瓷器杂项都有好作品出现。歌德拍卖有限公司中国书画部经理曾家钰也认为:“总的来说在未来的几年中,艺术品的价格还是会慢慢地往上涨,中间会有波动,但这种波动还是会缓缓上升。”因此,记者选取了此次秋拍中当代艺术板块的几个亮点作为横截面,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当代艺术拍卖的最新动态,从中挖掘符合个人审美趣味和收藏爱好的画家。

 

20世纪早期油画始终是油画拍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老油画在市场上的表现一直受到存世量不大的限制,之前一直未能引起收藏、投资人士的重视。今年秋拍各大拍卖公司却纷纷推出老油画专场,扩大了老油画的市场投放量,价格也有了较大程度上的上涨。

 

20世纪早期油画引领拍场

 

透过此次秋拍的宣传阵势可以看到, 20世纪早期油画中的名家名作仍然是油画拍场的重中之重,徐悲鸿、常玉、吴作人等画家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嘉德“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中,徐悲鸿的《珍妮小姐画像》是画家最著名的油画人物肖像之一。该画作于1939年春夏之交,是徐悲鸿为了支持国内抗战在南洋举行义卖募捐时的作品。1939年徐悲鸿在新加坡曾经创作了两张有代表性的肖像油画作品,一张是现藏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汤姆斯总督画像》,另一张就是这幅《珍妮小姐画像》。画中女子珍妮小姐为当时星洲名媛。这幅肖像是其男友——当时比利时驻新加坡的副领事勃兰嘉委托徐悲鸿而作。勃兰嘉、珍妮小姐本人对这幅画均喜爱有加,徐悲鸿本人对画作也十分满意,曾请摄影师为其拍摄他与画作的合影,后成为《悲鸿在星洲》一书的封面。

 

吴作人的现实主义作品《金色的海洋》与早期花卉作品《芍药花》同样值得期待。吴作人的油画作品多收藏于吴作人基金会,市场流通较少。《金色的海洋》创作完成于1956年,尺幅巨大(138×235厘米),是吴作人上世纪50至60年代创作中的一幅重要作品。《芍药花》创作于1937年,在嘉德2004年秋拍“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接受捐赠作品”专场中,曾作为封面作品出现,亦是画家的早期花卉精品。

 

常玉自幼学习书法国画,他的作品既受到西方静物画的影响,从中又不难看出一种中国画特有的韵味。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推出了常玉较有代表性的静物油画《幽蓝名菊》。常玉用冷色调的画面,平稳的长方形构图,盆中怒放的菊花,豪放热烈的笔触,为画面构造出了整体的印象。菊花的花型呈现圆盘状,与刚硬的干和柔美的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差。作品虽然以白、黑、蓝为主色调,但画面中却掩盖不住一种压抑在内心的傲然与奔放。常玉曾说“当代画家们总带点欺骗的以多种颜色作画,我不欺骗,故此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之一”。正像画中被环境深邃的包围着却依旧傲放的白菊一样,常玉也以自己的格调、单纯的高雅,在作品中表达了一种傲然的自信。中国嘉德推出的《绿底梅花》典雅别致,此画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将中国水墨画中常用的线条与空白,套入西方的空间结构,既有中国盆景的优雅古朴,又有西式瓶花的谨严奔放,两者自然结合,浑然天成。

 

关良和吴大羽的作品也将在华辰秋拍中推出。关良曾经在油画民族性的探索上做出贡献,吴大羽则是中国第一代抽象表现绘画的开拓者和代表人物。《上海乍浦路桥》是关良上世纪30至40年代的写生风景作品。画中能见其下笔迅疾而主观性很强,笔触明显,画面不纠缠于细枝末节,寥寥数笔,而总体效果已经跃然纸上。关良的油画重神似、有意境,画风既泼辣写意又淡定沉稳,具有浓厚的中国画神韵。《无题》为吴大羽纸上小幅作品,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画家把西方艺术中的色彩表达力量,架构之严谨和张力糅在画里,并把中国传统的敏感笔触运用于画中,恣意挥洒,随心所欲,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近年中国写实派油画在拍卖市场中成交活跃,而且画作持续增值的能力相当可观。纵观此次秋拍,写实派画家中高手云集,实力强劲,陈逸飞、王沂东、杨飞云、艾轩、郭润文、庞茂琨、朝戈等人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写实派画家实力强劲

 

写实油画虽源自西方,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已历百年,至今已枝繁叶茂。尤其是西方自现代主义运动以来逐渐将写实绘画边缘化的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写实绘画最为发达的地区。而写实绘画也一直是中国艺术市场中的常青树,名家作品更是稳步攀升。纵观此次秋拍,写实派画家中高手云集,实力强劲,陈逸飞、王沂东、杨飞云、艾轩、郭润文、庞茂琨、朝戈等人的作品受到广泛关注。如翰海推出王沂东的《美丽乡村》、陈逸飞的《提笼仕女》、郭润文的早期代表作《艺术家的故事》,以及龙力游、忻东旺、郭北平、庞茂琨、张利、段建伟等艺术家的作品。嘉德推出艾轩的《秋风》和《荒原沉寂》、陈衍宁的《清露晨流》、杨飞云的《晚宴》、郭润文的《梳妆》和《橡皮树下的女孩》、何多苓的《窥视》和《女肖像》、庞茂琨的《音乐的魅力》、朝戈的《风景》、张义波的《午后阳光》、刘孔喜的《青春纪事之八——融雪完达山》,可见写实画派艺术家均有力作呈现。华辰也推出忻东旺的《适度兴奋》、刘孔喜的《青春纪事之一——初踏荒原》、庞茂琨的《细语之四》,以及郭润文今年的肖像新作《新年》。北京荣宝也推出陈逸飞、冷军、郭润文、崔小冬、夏星、尚扬等一批写实派画家的作品,他们凭借高超的技法、以独特鲜明的绘画语言以及抒情方式传递出人类对美的探索和追求。

 

陈逸飞一直是拍卖市场中较受关注的当代画家。他的油画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心灵情感中弥漫的宁静与柔美的感受,以写实主义的艺术语言传达出来。他的画作中出现过许多女子的肖像,着旗袍、吹竹笛、执团扇,都露出一种怀旧气息。画家善于捕捉让人一瞬间的动情之处,再加入带有理想美的表现,画作中弥漫着宁静与柔美,将中华气韵与西方油画结合,以体现一种现代的古典美。此次秋拍,北京保利推出陈逸飞的《海上旧梦》和《古镇水街》。《海上旧梦》中具有东方气质的女子,一手轻拎金色鸟笼,一手微翘似正要嬉斗笼中金色小鸟。画家用一些高冷的色调缓和了油画中强硬的质感和浑度,将女子周围的轮廓浅化,明暗的加强也将具有情节性和叙事性的人物场景置于单纯的背景之中。《古镇水街》中平静的小河,宁静的几户人家,偶尔经过的乌篷小船是古镇水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水街是江南风景的一大特色,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无不透出令人神往、陶醉的韵味。陈逸飞的《古镇水街》构出了这种梦似的宁静和谐,超凡脱俗的画面。

 

北京荣宝和中国嘉德也推出了陈逸飞的作品。荣宝推出的《美人》是以艺术家的妻子宋美英作为原型而创作。作为一个对浪漫写实主义不断追求的艺术家,陈逸飞作品中流露出的怀旧气息,特别是弥漫其中的古典与纯净尤其动人。陈逸飞将西方古典写实的画风推向极致,丝丝入扣地遵循着精致、细腻的完美准则,用西方技法将他心目中的“标准”东方美人刻画得唯美至极。中国嘉德则推出《晨祷》和《夜笛》。《晨祷》是陈逸飞藏族风情系列中一件十分卓越的作品。这件作品尺幅巨大(200×200厘米),描绘了5个藏民在清晨聚首诵念经文,祈求平安的场景。作品运用了电影镜头式构图和戏剧性对比色彩,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下充满了神秘的崇高感。陈逸飞的音乐题材《夜笛》,显示了他最标志性的绘画手法:采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技法以及厚彩磨砂技巧把音乐演奏家浓密的秀发、自然的肤色、专注的眼神和乐器描画得栩栩如生。

 

北京永乐别出心裁,推出周向林近年来的作品,风格与画家此前以传统现实主义方法表现重大历史事件有所区别,如“模型系列”中的《模型1/18×18北京212》及“芭比系列”中的《幸福生活》。“模型系列”以超级写实主义方法表现积淀历史记忆的文化物,也是周向林创作中最具有观念性质的作品系列。该系列运用超级写实的绘画方式将我国五六十年代生产的经典车型,如红旗牌轿车、解放牌卡车、上海牌轿车、北京牌吉普和东风牌轿车等汽车模型放大还原。画家试图通过传统写实绘画艺术给观者呈现出变化的历史与现实,一份集体与个人的记忆。

 

从没有一个亚洲当代艺术家能像蔡国强那样,创作项目、展览地区、出版文献遍及全球五大洲,不论是亚洲,还是欧美的文化区域都会关注他的艺术创作。无论亚洲或是欧美,都认同他的原创性、媒材的突破、结合传统与当代的风格,使得艺术家在国际当代艺术的版图上,有着跨越特质和重要坐标,同时标志着亚洲艺术在国际版图的发展高度及独特定位。

 

蔡国强领跑当代艺术

 

此次秋拍,一向重视当代艺术的香港佳士得推出“新中国的自画像: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私人收藏”“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等专场,囊括了蔡国强、刘野、张晓刚、岳敏君、曾梵志、唐志冈等画家的力作。嘉德拍卖则由蔡国强巨制《光轮:为中央公园作的爆破计划》领衔,周春芽早期成名作《剪羊毛》也将现身。值得关注的是,一批出自欧洲藏家个人私藏的当代作品也将亮相嘉德秋拍,如王广义的《大批判——POP ART》、岳敏君的《草原赞歌》、刘野的《天使之家》等,均为艺术家的典型题材及符号,创作年代则在上世纪90年代与2006年之间。翰海则推出周春芽作于1999年的《红石》、张晓刚作于1990年的《深渊集系列之一》。此外,刘小东的《素慧·水蛭》、方力钧的《2011》、毛旭辉的《家长系列》,以及曾梵志、刘炜、王广义、叶永青、尹朝阳、向京等人的作品亦有呈现。华辰在当代艺术部分则推出刘小东、王广义、岳敏君、喻红、周春芽、何多苓、毛旭辉、王川、季大纯、孙良等人的作品,其中亮点之一是周春芽作于2011年的《致春天》。毛旭辉的“剪刀系列”也较为抢眼,其中《剪刀和小区楼房·冬日》和《倒立的蓝灰色半把剪刀》分别作于1995年及2002年。

 

从没有一个亚洲当代艺术家能像蔡国强那样,创作项目、展览地区、出版文献遍及全球五大洲,不论是亚洲,还是欧美的文化区域都会关注他的艺术创作。亚洲评论在他的作品看到亚洲的文化体系;欧美评论看到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响应和发展,无论亚洲或是欧美,都认同他的原创性、媒材的突破、结合传统与当代的风格,使得艺术家在国际当代艺术的版图上,有着跨越特质和重要坐标,同时标志着亚洲艺术在国际版图的发展高度及独特定位。

 

香港佳士得推出蔡国强2002年《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中的3幅作品,分别涵盖了蔡国强艺术体系及过去20年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呈现一种宇宙视角、跨越时空的世界观,这方面以《太阳系.银河系》为代表,呼应了《为外星人所作的计划》的系列。《飞碟》则把思考重点放在人与宇宙星体的互动与对话,能和《为外星人所作的计划》及《为人类所作的计划》等连接起来。在主题以外,此作品同时透现了艺术家对绘画性、线条艺术、抽象风格的美学探寻。《欢乐颂》则是少见的具象作品,有严谨的形式和构图,思考人类文明、城市文化,作品以人类观点出发重现历史,正好和《太阳系·银河系》及《飞碟》等星际的观点对照。

 

嘉德拍卖中当代艺术品板块则由蔡国强的《光轮:为中央公园作的爆破计划》领衔。这件在中央公园上空完成的爆破计划由烽火台、光轮、白夜三部分组成,以纪念中央公园成立150周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及Asia Society and Creative Time分别发行出版物,收录了此件作品。

 

除了蔡国强,张晓刚、岳敏君、周春芽等人在征集过程中仍然受到欢迎。佳士得推出张晓刚的《黄色肖像》创作于1993年,是该系列7件作品的其中1件。艺术家的《黄色肖像》为艺术家以“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的艺术同辈叶永青的肖像,呈现艺术家对他所处身的艺术群体及创作方向的反思。作品标志了张晓刚从象征主义到写实表现主义的风格转变,反映艺术家有系统地思考“肖像画”的表达范式及创新可能性,预示了其日后在肖像创作的突破和成就。岳敏君的《希阿岛的屠杀》以自我形象建立画家的“笑脸”图像符号,形象表达一代人面对世代剧变,荒诞、虚妄的精神感受。挪用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名画的革命场景,置换成他的笑脸图像,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荒诞的真实存在并置,形成强烈反差。

 

翰海推出的周春芽作于1999年的《红石》是其同类题材中的佳作,充分展示了周春芽充满才情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绘画技巧。画面充盈着沉稳而华丽的气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而张晓刚作于1990年的作品《深渊集系列之一》虽尺幅不大,却是张晓刚早期的重要作品,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很多后来著名作品的雏形。有趣的是,在这件作品中张晓刚使用了包括卫生纸、绳子等很多不同的材料来增强画面的表现性,充满了实验意味。

 

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作品深具独特东方美学特色及历史价值,成为西方及亚洲区国家级美术馆的永久收藏,也在艺术市场大放异彩,成为中国艺术收藏家的收藏依归及目标。以宏观的视野审视整个中国艺术的发展脉络,赵无极具有承先启后、开创传统的重要地位。

编辑:颜媛媛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