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见:“新工笔”是在时空上勾联传统的当代独特品种
0条评论 2012-05-10 13:55:0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张见:“新工笔”是在时空上勾联传统的当代独特品种

张见作品

 

2012年4月20日,“三矾九染——2012中国当代工笔画提名展”在上海美术馆隆重举办。展览选取了十六位具有代表性的“新工笔”艺术家,旨在从繁琐的中国工笔画“三矾九染”古老传统中一窥当代观念的穿越。

 

2005年前后,“新工笔”力量逐渐汇聚,由此蔓延成一种柔和却可观的力量。本次参展艺术家虽来自不同的地域,年龄尚有参差,艺术理想也不完全一致,但他们皆为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者。

 

这些艺术家带着怎样的艺术背景进入“新工笔”创作?他们如何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他们如何看待当下“新工笔”绘画的价值?带着诸多问题,99艺术网上海站记者专访参展艺术家之一张见。

 

张见如是说——“新工笔”这一概念大约形成于2005年前后,原先是2000年以后一部分南京的工笔新锐画家接连做了一些展览,受到关注,而这部分年轻画家,一开始便以“非再现,非意向抒情,非形式审美”的艺术方式呈现作品的旨趣。

 

2005年,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读博,与评论家杭春晓结识,大家思想碰擦出火花。以后又联系了北京及各地有着相同或相近艺术追求的画家组织了一系列的新工笔展览及出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新工笔的出现从一开始就是反现实主义、反自然主义的。这也是为什么还有一些我们通常认为画得不错的年轻工笔画家无法进入这一群体的原因。

 

“观念先行”是新工笔的第一要义。而在此前提下,新工笔画家在技巧上是承接传统的。观念的体现并没有以损失古老优秀的传统技艺为代价,相反,在技法上,它做出了更多新的贡献,把传统往前推进了一步。当然“新工笔”的提法是权宜之计,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名词取代它,其中成员的艺术理想也并不完全一致,呈现出较多元的形态。因此,用“非再现,非意向抒情,非形式审美”来归纳这批艺术作品是较为贴切的。当然因为“新工笔”艺术家各自的艺术追求也不完全在一个方向上,我也愿意承认这是一个运动概念。时间会让所有一切沉甸而清晰。

 

“工笔”是一种绘画方式,工笔画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有了极大的发展。材料是“三矾九染”的手工制作的基本载体,作为独特的画种依然依存于传统材料如:纸,绢,毛笔,水墨等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千年传统的轻言放弃,显然是愚蠢的。正如我上面对“新工笔”的释义那样,作为当代艺术,我们可以恣意的利用一切可能的媒介,但除此,艺术可以走的很远,走入的是另一种新的艺术,与“新工笔”无关。“新工笔”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勾联传统和当代的独特品种。

 

编辑:陈耀杰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