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美术馆》一书,作者:张子康 罗怡
在中国,美术馆的定义一直都不那么清晰。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讲过,"美术馆"这一中文名称直接援引自日文译名,其英文名称"Art Museum"所含有的"博物馆"之明确义旨在"美术馆"中先天缺位。美术馆经常会被简单地看作展览馆、文化宫甚至画廊,而完全没有被作为博物馆来看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甚至没有一个完整概念上的美术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兴起了一拨公立美术馆建立热潮。中国的美术馆建设进入了复苏阶段,进而成为不少较发达地区的阶段性文化命题。以上海美术馆、深圳美术馆等新馆的落成开放为标志,许多省市的场馆建设从无到有,部分地方政府甚至私营企业也开始把注意力投注到文化硬件的建设上来。艺术学术上的发展要求美术馆必须突破原来单一的展览陈列的功能,逐渐向国际化的美术馆形态靠近。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美术馆的典藏、保存、展示、研究、教育、推广、社会服务等功能才日益完善丰富起来,并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群艺馆、以流动陈列展示为主的展览馆、以固定展览各类文物为主的文物馆以及承担专业教育功能的艺术院校、承担创作生产的各级画院、作为专业理论研究机构的艺术研究院区别开来。不过,功能划分的略见清晰,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美术馆的本质与性格完全了解清楚。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了民营美术馆建设试验期。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的东宇美术馆纷纷成立,但都没逃脱"陨落"的命运。2003年前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大面积复苏,各种名目的民营美术馆丛生,成为艺术界一大现象。画家聚居地宋庄,就一下子涌现出来八家民营美术馆。(媒体曾报道,仅南京市就有三十多家"美术馆",似乎街头随便有艺术气息的小商店,都可以叫做"美术馆",可见美术馆的正名有多么重要。)不过,除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等少数机构已站稳脚跟之外,大多数或烟消灰灭,或苟延残喘,或名存实亡。民营美术馆不断涌现,是中国产业转型带来的投资冲动,乱象横生之中,挑战着我国传统的美术馆管理体制,挑战着美术馆建设与评价的国际游戏规则,诸多民营资本的介入,不仅在酝酿更大更高的产业整合,也在酝酿体制突破。
今日美术馆作为民营非企业美术馆发展的先驱,正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目前的艺术界,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含混不清的状况中发展着。综观目前中国的"美术馆"与"艺术非营利机构",大致归纳出以下类型: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