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的装置作品以莲蓬为视觉元素
上周末在浦东文化地标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举办的“花非花:穿越时空的对话”,是著名艺术家王小慧一次多彩多姿的跨界尝试。9年前,她曾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花之灵”个展。如今她对记者说:“我从来不愿重复自己,这次个展再次以花为主题,完全是由于喜玛拉雅中心无极场‘玄天幻境’的特殊空间,激发了孕育于心底的艺术激情。”
命题作文呼应“玄天幻景”
喜玛拉雅中心由日本顶级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设计,经过十易其稿,将他对东方道法自然的文化精神的理解,借助模拟自然树木生长的奇思妙想融入到建筑中,成为上海最有型的自然主义灵魂建筑。在喜玛拉雅的建筑中段,29根柱子如参天大树破土而出,相触相拥,顶部为5,300平米空中花园,融入了宇宙本源——“道”的哲学。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先生这个玄天幻境的“异型林”部分命名为“无极场”。而王小慧的展览冲动是在喜马拉雅中心无极场的工地上形成的:“我看着工作人员把周边的灯光慢慢关闭,隐隐约约中几十根异形大柱尤如参天大树破土而出,向上生长,我似乎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听到生命的召唤,这是无极场魔幻般的力量。”
“我想像中的花就是从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来,它来自原始之初,来自生命之源。花是生命化的花,建筑是自然化的建筑。这将是花与建筑的对话,艺术与生命的对话。Reincarnation of Flowers(花的涅槃)——展览主题油然从我心底涌出,这是生命的重生和轮回。而中文,我更喜欢用‘花非花’。”她还引用了哲学家周国平在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小慧拍出不是植物学的花,不是园艺学的花,总之不是作为物质对象的花。花非花——这是艺术家的一个发现,与哲学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殊途而同归”。
跨界艺术“跨越时空”
“我把展览的副题定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因为九年前的展览在我心里一直没有画上句号。”王小慧不愿意重复自己,总是在用不同的材质与语言进行新的尝试,但她却念念不忘花的主题,她说:“9年前展览的装置作品所用的5000支莲蓬我至今仍珍藏着,我一直酝酿用这些枯莲蓬重新做个作品。现在9年前的莲蓬再次成为视觉中心和视觉符号,但我这次用了更多新的视觉元素,比如各种形态的玻璃,各种材质的雕塑,各种光源的灯光,包括中国艺术家很少用的霓虹灯,还有音乐音响,三维影像,行为艺术等各种视觉艺术元素。希望这次展览能成为跨界艺术的一次实验。”
“无极场”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崇拜图腾,混沌之初,天地阴阳交汇产生天下万物,清水混凝土的灰是太空的颜色,未经雕琢的朴素大美,充分表达了中国文人一生坚持的自然生活态度。王小慧在这里用摄影艺术、玻璃艺术、陶瓷艺术、多媒体影像艺术、灯光艺术以及装置艺术与无极场的建筑艺术对话,讲述前世今生花的故事,营造美轮美奂的花之迷宫。玻璃、镜面、灯光,互动影像,似花还非花,似梦还非梦,花影幢幢,灯光迷离。
世博会开启艺术新天地
“有的人以为我只做摄影,其实我是最早跨界的。”王小慧向记者表示,她学过的专业很多,如建筑、装潢、绘画、摄影与雕塑。她还追溯到自己的家庭教育:母亲是作曲的,因此她从小就尝试编曲、编舞、编剧。她回忆,上大学前就学过国画,拜师于天津的书法名家。因此,她尝试跨界比较自然。她的探索还不止于视觉元素,如这次展览中陶瓷的莲蓬是未上釉的瓷,采用了夜间荷花的香氛,可在6个月里散发这种香气,已经涉入嗅觉艺术。
跨界还意味着把艺术引入生活。比如她在展览中呈现的灯光艺术作品,在西方已经是雅俗共赏的品类了,但在中国还很少见,因此她把作品做成西方当代家具陈设中的茶几,可以进入日常家居空间。而她尝试3D影像,则与世博会有关。2006年她在同济大学组建的视觉艺术中心一成立就被邀请参加世博会相关场馆的竞标,在49家参与竞标的机构中夺得第一。由此积累了运用“无极场”这样高大的异型空间的经验。她引用证大董事长戴志康的话:“无极场和我的气场特别吻合。”这是一场自然与科技的完美结合,也是一场艺术与品牌的对话。
【编辑:赵丹】
编辑:admin